打破“猪周期”怪圈亟待行业整合
事实上,猪肉价格的周期性震荡也非中国独有。王济民告诉记者,各国都有所谓的“猪周期”现象,只是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价格波动幅度有所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猪周期”的存在有其客观性,政府要做的是加强调控,避免其大起大落。
那么,“猪周期”是否无法规避呢?
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冻猪肉收储等行为,无法长期保证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想要打破猪肉价格“涨价、降价、亏损、减产、再涨价”的恶性循环,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关键在于改变散养户占比较高的现状。由于散养户受自身专业知识等因素的限制对市场难以形成全面充分的判断,价格波动对其养殖意愿的影响较为明显,加上散养户本身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低,而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却在一定程度上能规避这些问题,并且大规模企业在疫病防控方面也具有优势。
而从国外经验来看,目前美国生猪养殖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大企业产业链一体化、中小型独立农场、中小农场联合体等。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合同生产的方式,以专业化养殖模式取代垂直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实现了大型企业的快速扩张。
此外,提高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在丹麦,养猪合作社提供80%的市场供给。他们通过合作社,种猪统一培育、饲料统一生产、药品统一调配、联合办屠宰厂甚至银行等方式,组织“计划生产”,以降低风险。
对此,李国祥认为,猪肉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短期内可以通过冻猪肉收储等方法予以缓解,但从长期来看,还要通过行业的整合等方式来“治本”。
生猪养殖产业链一般包括多个环节,养殖、屠宰、猪肉深加工、饲料加工、养猪科研(疫苗研究)以及猪肉销售等。对于小规模养殖户来说,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风险承受能力弱,“猪周期”对他们伤害最大。“改变猪肉产销结构的不合理才是关键。”李国祥说,以合同生产、订单生产的方式,市场需要多少养殖户就生产多少,可以达到供需平衡。
此外,李国祥还认为,国家可以确定核心养殖户并保护其养殖规模,增加贷款补贴奖励、保障生产能力,并将屠宰和养殖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提升全行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