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成开平科普惠农兴村典范

发布时间:2010-12-17  来源:江门日报
摘要:种养场内采用林鸡种养技术,肉鸡不再被关在笼子里喂养。 种养场内实行鱼鸭混养技术,成群的鸭子在鱼塘中浮游时能为鱼类提供饵料,既不污染环境,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编者按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公示了一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平市龙胜镇立体综合种

 

种养场内采用“林鸡种养”技术,肉鸡不再被关在笼子里喂养。
 

种养场内实行“鱼鸭混养”技术,成群的鸭子在鱼塘中浮游时能为鱼类提供饵料,既不污染环境,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编者按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公示了一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平市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榜上有名。经省组织专家评定,该种养场获得“广东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称号,获得项目扶持资金15万元,并由省科协、省财政厅推荐上报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评选。

  该基地位于龙胜镇西北部,靠近省道274线稔广公路侧,交通便利。自2003年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水面养鸭、水下养鱼、山坡养鸡、山上种树”的立体型综合种养场。早在2006年8月,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就被认定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同年11月被江门市科协和开平市科协定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08年被开平市水产局定为“开平市无公害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该基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科学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多样化经营,积极进行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适用,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文/图 见习记者 黄鹏

  科学规划调整农业结构

  荒山泥沟蜕变成立体综合种养场

  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分为齐洞、蟠龙、红旗三个分场,记者近日前往其中的蟠龙分场进行了采访。据龙胜镇农业办主任黄朝贵介绍,蟠龙分场的鱼塘面积有1000多亩,山上种植速生经济林1000多亩,是3个分场中较大的1个。

  “包括蟠龙分场在内,其实这3个种养场以前都是荒山,山底下就是泥沟。荒山和泥沟都不能种植农作物。”黄朝贵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龙胜镇调整了镇里的农业结构,根据农地的分布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计划将这几片荒山改造成经济林,泥沟则改造成鱼塘,并在规划初期有意识地朝立体型的综合种养场发展。“当初我们镇里的这个想法跟前来承包这几片荒山的老板不谋而合,种养场很快就开始建设起来了。”

  “在我们龙胜这3个地方能够发展立体综合种养场,也跟当地的气候条件分不开。”黄朝贵向记者介绍,种养场处于年温差适中的地域,一年当中降雨均匀,天气灾害少,例如霜冻期短、台风影响小等。此外,种养场还靠近大沙河水库,水源充沛。

  凭借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上的先天优势,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走上了一条良性的发展之路。

  水面养鸭,水下养鱼

  水面养鸭、水下养鱼,这是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的一大特点。黄朝贵告诉记者,种养场里由泥沟改造的鱼塘挖得都比较深,起到便于排水和保暖的作用,水面上养樱桃谷鸭,水下养罗非鱼。

  “吃过北京烤鸭吗?北京烤鸭用的食材就是樱桃谷鸭。”黄朝贵介绍,樱桃谷鸭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一直比较稳定,这几年肉鸭养殖业前景看好。另外,鱼塘养殖的罗非鱼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之一,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

  “水面养鸭、水下养鱼”,这是“鱼鸭混养”的直白说法,而这也是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主要推广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实现双丰收。”在蟠龙分场的一处鱼塘前,黄朝贵向记者讲起了“鱼鸭混养”主要特点。记者看到,种养场内的鱼塘周围均建有鸭棚,成群的鸭子在鱼塘边栖息。当记者试图靠近鸭群观察时,警觉的鸭子一下子往鱼塘奔去,鱼塘顿时“开了花”。黄朝贵笑着告诉记者,鸭群在鱼塘中浮游嬉水时,击起的水花可以使空气不断渗入水中,有利于增加鱼塘水体中下层的含氧量。此外,鸭子会往水中排放鸭粪,而鸭粪中有含大量未被吸收的有机物,“鸭子不断搅动塘水,能促进沉积在塘底的有机物分解,加速塘泥中有机碎屑和细菌凝聚物的扩散,这样也可以为鱼类提供饵料。”

  由于鸭子是杂食性家禽,它们不仅能摄食漂浮在鱼塘中的病鱼、死鱼,减少病原扩散蔓延,而且能吞食鱼塘中水蜈蚣等鱼类敌害,就连鱼塘中的青苔、藻类等有害物,鸭子也能帮忙及时清除。黄朝贵感慨地说,“鱼鸭混养”这种技术,既不会污染种养场内的环境,也节约了养鱼的成本,效果相当好。

  山坡养鸡,山上种树

  山坡养鸡、山上种树,这是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示范基地的另一大特点。镇里原来的几片荒山改造成了经济林,现在山上种植的是大片的松树和桉树,山坡上则放养起了土鸡。

  记者了解到,龙胜镇立体综合种养场利用自身与广东温氏集团大华农公司的合作关系,在流转经营的2000多亩山林上,发展起林下养鸡业。通过以草养鸡,以鸡促林,以林护鸡的良性循环经济圈,实现了以鸡增收,林鸡双赢的局面。

  “林鸡种养技术首先是对养鸡有好处”。黄朝贵告诉记者,林下放养克服了传统的笼养鸡活动少、肌肉松、品质差、水份多等缺点,鸡的肉质变得更加紧凑,营养更加丰富,吃起来的口感也更好。记者看到,与传统的笼养方式不同,基地的鸡都是处于放养状态。种养场内虽然建有鸡舍,但是鸡群都集中在山坡上,而盛放稀料和饮水的装置也安装在鸡舍外,这样,鸡群一天的生活基本都是待在室外。由于幼林地和山坡地的地块海拔都比一般的旱地海拔较高,这里阳光充足、潮湿度小,鸡群在这样的干净卫生的环境下又经常运动,从而增强了自身的抵抗力,也降低了肉鸡的发病率,这些鸡群看起来羽毛光洁度好,形象好看,也较为活泼。

  记者在基地内稍微转了一圈后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千亩的种养场几乎看不到多少工人的身影。“大部分的工人其实都到山上去看护山林了。”黄朝贵笑着解释,这也是林鸡种养技术带来的一大好处。原来,实行林鸡种养技术后,放养的鸡群不再需要工人长时间在室内照看,这样一来,养鸡人员就有了额外的时间去兼任看护山林员的角色。今年光是山林管护费这项支出,基地就节省了3万元的成本。“不仅节约了山林管护费,就是养鸡的饲料费用也减少了。”黄朝贵说,游牧的鸡群每天都要在林下吃草觅虫啄沙子,平均每只鸡每天只消耗饲料2-3两,比笼养鸡少了1-2两,而鸡群灭虫锄草也保护了树木,排泄的鸡粪也能促进树木的生长。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