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我市生猪销售价格已降至6.7~7元/斤。“养猪利润基本为零了。”养殖户雒老板苦笑着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仔猪费550元,饲料费670元,防疫药品费40元,人工费摊销40元,水电费摊销40元,死亡猪摊销10元,按生猪出栏体重200斤来计算,养猪总成本1310元,生猪每斤成本价为6.55元。
这就意味着目前生猪销售价格基本“贴地皮”了。
另一家养猪场的王老板表示,生猪价格再降,我们就亏了。
“‘猪粮比’是生猪养殖业用来衡量养猪利润的一个专用指标,是每斤生猪价格和每斤饲料价格的比值。”王老板说,5.5:1,是养猪的基本盈亏平衡点,比值越高越赢利,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原来苞米0.8元~1元/斤,生猪销售价是10元/斤,‘猪粮比’为10:1;今年,苞米涨到了1.2元/斤,生猪销售价却降到了6.7元/斤,‘猪粮比’降到了5.6:1,已经接近盈亏临界点了。”王老板表示,现在养猪成本大幅提高,如果猪肉价格再降,“猪粮比”就会更低,那时养殖户就会亏损。
“如果猪肉价格再降,我们只能减栏了。”一些养殖户说。
规模化、标准化为市场“减震”
业内指出,从前年、去年出现的“猪周期”可以看出,养殖户从意识到养猪利润高到开始养猪再到生猪出栏,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猪肉价格有可能已从顶峰开始下滑。由于养猪户对市场的适应性比较差,生产存在滞后性,使得“猪周期”周而复始,养殖户在“猪周期”中不断遭受损失。
短期来看,猪肉价格的下降让消费者尝到了甜头,但受生猪价格下跌、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养殖户会大量减栏,从而有可能引发下一个“猪周期”。
那么,养殖户应该怎样回避“猪周期”带来的损失呢?
市畜牧水产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养殖户要从传统养殖向科技型养殖转变,要科学化、标准化经营。同时,养殖户还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肉类加工厂合作,以此来规避风险。
“规模化经营是规避风险的较好方式。”他说,规模化养殖不会像散户那样,价高就多养,价低就不养,可以保障生猪供应量的稳定。
另外,很多养殖户表示,希望有一个专门的信息获取渠道,让他们有一个参照标准。“生猪存栏量多少,什么时候适合补栏,补多少……最好有权威部门给予我们信息指导。”很多养殖户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