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联村村民在看管区国税局送给他的母牛。
编者按 随着大亚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亚湾的农村、社区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和一批活跃在基层的驻村干部挥洒的汗水分不开,和一批不遗余力地关心基层发展,帮扶农村、农民发展致富的单位分不开。本报《大亚湾时政》今起开辟《走基层》系列报道,记录这中间的故事。敬请关注。
霞涌街道晓联村是大亚湾最偏远的乡村,毗邻惠东。当年,仅一条蜿蜒崎岖的道路成为进出晓联村的通道。按照区委的安排和部署,区国税局和晓联村结成帮扶对子。1999年,大亚湾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蔡耀第一次走进晓联村,晓联的偏僻和闭塞让他为之一震,同时,也激发了他致力帮助改变乡村面貌的决心。
自从和晓联村结成对子以来,区国税局年年派干部驻村,切实帮助村里发展经济和增加村民收入,如引进马铃薯种植,让农闲地变成生金地,让全村增收120万元。每年的重大节日,该局还走访村里贫困户,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我们会继续派干部驻村,一如既往地关注、帮助晓联村发展,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蔡耀对记者说。
为5户贫困户送去耕牛
“去年大亚湾区国税局送我一头母牛,你看看,母牛来时后面跟着一头牛崽,今年4月又生了一头牛崽,我现在有3头牛了,我做梦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好事。”晓联村村民温进来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温进来家里有6口人,18岁的女儿今年开始打工,全家就靠着几亩地过日子,每到耙地犁田时,他就特别羡慕有牛的人,因为要借牛犁田总得等牛主人用完后才能借。“如果自家有牛,想啥时候犁田就啥时候犁。”温进来说。据介绍,针对晓联村村民以耕种为主的情况,区国税局去年安排资金为5户贫困户购买了耕牛。
帮助村民引进马铃薯种植
“如果不是蔡局长带领我们种植马铃薯,村民冬闲时就只有打麻将、割柴草。”晓联村村民温石兴告诉记者。2007年,蔡耀在一次调研中发现,村民冬闲时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在“睡大觉”,如何让村民发家致富,让农民身边的资源真正活起来,才是驻点帮扶的意义所在。
于是,蔡耀鼓动村民冬季利用农闲土地种植马铃薯。至于村民没有资金购买马铃薯种子,蔡耀又买来马铃薯种,让一部分人先试种,等到收益好的时候再推广。在区国税局的支持和发动下,村委会的干部带头开辟了20多亩的冬闲地种植马铃薯。
这一耕种,收成、效益很不错,温石兴与几名村民看到后,也要来种子种了120亩马铃薯,当年增收20多万元。温石兴等人2010年成立了大亚湾霞涌晓联利民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种了200多亩马铃薯,而全村共种植了600多亩,去年全村就增收120万元。“现在村民冬闲都不打麻将,都在地里忙着,自己不种马铃薯的,可以去给合作社打工。”温石兴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社每年聘用近60名村民种植马铃薯,带动全村人增收。
每年走村入户看望贫困户
“从1999年到现在,逢年过节,蔡局长总会带着慰问品、慰问金来看望我们。”今年79岁的张学鹏激动地说。
张学鹏曾在该村当了19年的村干部,有一个儿子在家务农,其他孩子在外打工,夫妻俩靠低保金过日子。张学鹏患有前列腺炎、高血压、心脏病等,每天药费需要20多元。得知情况后,蔡耀每次去看望老人,总是自掏腰包塞给老人1000多元看病。
除了张学鹏,村里还有很多人得到该局的帮助。1999年该局刚与晓联村结对时,蔡耀带队走村入户看望了36户贫困户,深入了解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情况,而去年慰问贫困户32户,送去慰问金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