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模式转变过程中存栏出现阶段性下降
发布时间:2016-11-24 来源:新农网
摘要:本轮猪价上涨始于2015年3月底,并持续到2016年5月底,6月初创出历史新高。当时芝华猪价指数(全国均价)接近22元/公斤。 据介绍,猪周期一般包含跨年度的大周期和季节性的小周期。在大周期下,猪价上涨刺激养殖户补栏,供给不断增加后猪价回落,之后供给收缩又推升价格,
本轮猪价上涨始于2015年3月底,并持续到2016年5月底,6月初创出历史新高。当时芝华猪价指数(全国均价)接近22元/公斤。
据介绍,猪周期一般包含跨年度的大周期和季节性的小周期。在大周期下,猪价上涨刺激养殖户补栏,供给不断增加后猪价回落,之后供给收缩又推升价格,再次进入新一轮周期。小周期主要受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影响,在一年之内呈季节性波动。2010年—2014年的一波猪价和存栏量的变化就非常符合传统猪周期的特点。
然而,2015年以来,猪价大幅飙升。尽管有高利润的诱惑,但生猪和母猪存栏却连续40个月下滑,传统的猪周期貌似失灵了。
从2015年3月至今,猪肉价格触底反弹,从23.5元/公斤的低点大幅上行至高点时的32.5元/公斤,而母猪存栏罕见地从5000多万头的高点一路下行至8月底的3752万头,生猪存栏量也从4.7亿头的高点大幅下降至最低点时的3.67亿头。即在价格大幅上行的情况下养殖户却在大规模地去产能,猪周期的调节失灵了。
对此,分析认为,首先是主动去产能。由于前期高利润率和政府加大补贴导致产能增加较多,猪价在2011年开始见顶回落。养猪利润率也不断降低,且仅亏损状态就超过了2年时间,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有的甚至永久性地退出市场,是生猪和母猪存栏下降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环保门槛提高导致的被动去产能。
从2015年起,各地相继开始执行新环保法、“水十条”等政策,为了达到环保标准,各省陆续设定禁养区,不断关停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15年仅10个省份的环保禁养政策就影响生猪出栏量2000多万头,约占全国出栏总量的2.8%。环保禁养是2015年以来存栏大降的重要原因。最后是结构变化——转型拖累供给。近两年由于规模化养殖的改革力度加大以及环保政策的收紧,养猪模式从散养向规模化转变,且散养户退出速度较快。但由于用地审批、专业要求和进入门槛较高,规模化养猪增长速度较慢,所以在养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存栏出现阶段性下降。
相关阅读:
推广信息
养猪资讯
养猪行情
饲料价格
最近更新
- 广东推出生猪现货在线交易平台“生猪圈”网
- 北方近日多地猪价出现上涨
- 在养殖模式转变过程中存栏出现阶段性下降
- 猪周期一般包含跨年度大周期和季节性的小周
- 受生猪价格下降影响猪粮比价继续回落
- 九江濂溪区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145头猪
- 受降温影响猪价有望止跌回调
- 消费旺季将至或致生猪价格重拾升势
-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小落
- 广东东莞主城区将实现生猪统一屠宰统一冷链
- 大企业为什么喜欢进口猪肉?
- 生猪价格逐步回升
- 中国的养猪业目前虽然还没有完全全球化
- 探索养殖新模式 他一直在路上
- 20人非法生产病死猪流入广东多地 被判刑并
- 广西查获越南走私猪案值4.35亿元
- 农村老汉养猪10年 究竟能赚钱多少钱?
- 最强冷空气入侵 猪肉市场消费将迎来利好
- 限养区猪场可有条件改建,广东江门环保条例
- 南方天气放晴 腊肉市场消费将主导猪价上涨
- 近期猪肉价格小降市民提早灌香肠
- 养猪还能发电 标准化养猪一举两得
- 一块嘉兴猪肉背后的“互联网基因”
- 高安养猪场拆除退养获央视点赞
- 正邦再与阜新签订200万头生态生猪养殖产业
- 面对进口肉国内养猪户该如何应对?
- 真正赚大钱的却不是咱们这些养猪人
- 猪粮比较上周微幅下跌
- 四川剑阁拟实施百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精准扶
- 下周受大幅度降温影响猪价格有望止跌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