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出畜牧发展 “新药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让畜牧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川中丘区大县蓬溪,就这样实现一猪独大到六畜兴旺的华丽转身。
从生猪调出大县阔步迈进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蓬溪带着占农业半壁江山的畜牧产业,在2015年交出质量效益双丰收的高分答卷,让牛羊、禽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希望。
畜牧业撑起农业半边天
春去夏来,又是山羊繁殖好时节。
“去年出栏300多只山羊,虽然行情低迷,还是将6万多元轻松装入口袋,今年行情不会差,多养几只,能卖个好价。”5月17日,蓬溪县蓬南镇金凤村5组村民何金龙站在自家羊圈旁,盘算着今年发展大计。
敢扩大养殖规模,何金龙有缘由。“现在养羊是抱团发展,有专合社牵头,统一品种、饲料、技术、防疫和销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散户不再怕市场变脸。”他说。
头顶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响亮牌子,蓬溪近年生猪产业却遭遇结构调整,于是果断转型,布局多元化发展,如今已是牛羊满圈、鸡鸭满舍。
2015年,蓬溪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交出满意成绩——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008元,其中畜牧业经营净收入2720元,约占25%;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25.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94%。
从业人口不多,但产值却占据农业总产值半壁江山,蓬溪畜牧业跃升速度让人刮目相看。
事实上,正是因畜牧产业多元化布局和发展,早在2010年,蓬溪便作为遂宁唯一代表,斩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殊荣。
“生猪产业之外,我们还大力发展牛羊兔和家禽等,全方位多元化。”蓬溪县畜牧食品局负责人表示,从2008年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到2013年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蓬溪调整布局只用了5年,淡定地从一猪独大走向六畜兴旺。
数字标注发展高度:2015年全县出栏生猪58.2万头、肉羊18.9万只、肉兔102万只,较 2012年增2.6%、9%、20.1%;牛和家禽较 2012年增 13.8%、10.6%。牧业产值较2012年增34.3%。农民牧业经营净收入2720元,更是较2012年增长了77.3%。
品牌撬动
助推畜牧业转型大发展
今年2月,在蓬溪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上,温氏集团西南地区总部的30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项目再次引发热议。
地处川中丘陵腹地的蓬溪,有何优势,吸引了国内畜牧产业翘楚的眷顾?答案是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和多年发展布局。
“如果能成功引进温氏,蓬溪畜牧和农业经济将走向一个新时代。”蓬溪县畜牧食品局负责人如是说。
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品牌撬动大发展,蓬溪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法宝,便是品牌与龙头的带动。
5月17日,蓬溪县天鸿养鹅专业合作社基地一片繁忙,小鹅在孵化,大鹅在成长。“合作社基地还有种鹅3000余只。今年预计全社出栏鹅不少于20万只、鹅蛋不少于30万枚。”理事长蒋开成一边忙着给鹅喂食一边自豪地表示,“一年赚个几十万元没得问题。”
蒋开成的底气,源自他养殖的鹅非比寻常。
蓬溪水系发达,全县90%的土壤达到国家一级自然生态土壤标准,家禽养殖历史悠久,养鹅就有400余年历史。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优质良种繁育体系、林下溪涧草地游牧放养方式长期演变驯化,造就出了独具特色的鹅类品种——蓬溪溪芝鹅。
但因缺乏品牌引领,蓬溪白鹅长期只能供应低端市场,为其他知名品牌做嫁衣。守着金饭碗饿肚子,尴尬局面2011年打破。
2011年,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蓬溪溪芝鹅获得国家地标产品保护,从此当地家禽产业有了这张闯荡市场的金招牌。
溪芝鹅之后,全县畜牧产业的品牌化运动一发而不可收——目前,14家养殖企业成功申报无公害食品认证;向前合作社“前锐”黑山羊商标、文井土鸡等积极创建省市著名品牌;2个部级、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成功创建;2个养殖企业成功完成“三品一标”复核换证……蓬溪绿色畜牧品牌正成为撬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剂。
产业龙头也在集群式崛起。目前养殖大户7393户、标准化养殖小区541个,其中万头猪场16个、千头猪场141个、适度规模养猪大户4126户、年出栏万只家禽养殖户24户、年出栏2万只黑山羊基地1个。全县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9%,家禽也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