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养殖户 经营户 消费者齐坐过山车

养殖户 经营户 消费者齐坐过山车

发布时间:2014-04-11  来源:新农网
摘要:近年来,我市猪肉价格一直波动不稳,养殖户、经营户、消费者齐坐过山车。受生猪收购价格下跌影响,最近猪肉价格又陷低位。2014年1月份,我市猪肉平均价格已跌至20元/公斤,2、3月份继续低迷。到底是什么影响猪肉价格忽高忽低的波动,整个产销链条受何牵连?记者随调查人

  近年来,我市猪肉价格一直波动不稳,养殖户、经营户、消费者齐坐过山车。受生猪收购价格下跌影响,最近猪肉价格又陷低位。2014年1月份,我市猪肉平均价格已跌至20元/公斤,2、3月份继续低迷。到底是什么影响猪肉价格忽高忽低的波动,整个产销链条受何牵连?记者随调查人员一同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十几年来,我市生猪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是猪肉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

  阶梯式上涨周期性波动猪肉价在暴涨暴跌中徘徊

  2000 年以来,我市猪肉价格波动总体特征明显,一是总体价格走势呈阶梯式上涨态势:2001—2005年涨幅在160%以内;2006—2010年涨幅在 200%—240%区间;2011—2013年涨幅在280%上下浮动。二是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性规律明显:直接反映的是生猪生产供求变化规律。猪肉价格大涨—生猪供应量剧增—猪肉价格下跌—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再次上涨。2000年以来我市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基本可以描绘出生猪生产存在着一个3年左右的波动周期。“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我市生猪养殖业一直在价格暴涨暴跌中徘徊。

  四股力量左右猪肉价格

  影响价格首当其冲的是生猪饲养成本。养殖户姜明涛称,目前每头猪的养殖成本约1310元左右,其中仔猪价格200元、精饲料费和青饲料费1050元,防疫费、人工费、水费等60元。饲料费和仔猪的价格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比例,而饲料中玉米又占总成分的60%左右,因此仔猪和玉米价格波动必然影响猪肉价格波动。其次,疾病疫情也是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诱因之一。

  再者是生产者预期也很关键,养殖户盈利时“一窝蜂上”,亏损时“一窝蜂撤”,使生猪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生猪价格的下跌或上升,必然会引起猪肉价格的频繁震荡。

  暴涨暴跌中,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不能小觑。2006年以来,因疫情影响等因素,猪肉供给吃紧,猪肉价格迅速上涨,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调控政策,并分别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两次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对于稳定猪肉价格起了较大的作用。

  猪肉价牵一发而动“全身”

  眼下,猪肉价格正下跌,养殖盈亏平衡点被打破,养殖户面临亏损。养殖户刘旭称,如果一头猪饲养到220斤出栏一般需要6个月,保守算这期间饲料成本就接近 600元,加上仔猪、人工等,养殖成本至少在1300元左右,生猪价格需在12元/公斤以上才能不亏损。对于生猪价格一再下跌,养殖户中有的在等待价格回暖,有的开始认赔转让。

  市场供求失衡,养殖户心里七上八下的。刘旭称,近年饲料成本上升,人工、运输等费用不断上涨,猪肉价格的大幅下跌,养殖户的养殖动力受到很大抑制。从2013年11月份开始,生猪出栏价就一路向下,从最高的8元/斤跌到了目前的5.2元/斤,现在卖一头猪就得亏损 200元左右。随着生猪饲养量的下降,猪肉供需状况也将发生转变,猪肉价格定会强劲回升,引发新一轮的猪肉价格上涨,造成养猪业的大起大落。

  不仅养殖户担忧,营业收入下滑也让猪肉经营户一愁莫展。据站前市场猪肉经销户反映:春节前单个业户每天平均能卖两头猪的肉,每头毛利为160元左右,而现在单个业户每天平均只能卖一头猪的肉,营业利润的大幅下滑导致经营困难增加,削弱了猪肉经营业户的经销积极性。

  猪肉价对相关加工企业和饭店有一定的影响。当猪肉价格上升时,一些小型的加工企业和饭店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当猪肉价格下降时,原料成本降低,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大。据熟食品加工业户反映,猪肉价格每上涨或下降1元,如果每天消耗猪肉以100斤计算,影响利润就达百元左右。猪肉价格低迷的影响也传导至餐饮行业。据对部分业主调查,猪肉价格下滑以来,不少餐馆下调了猪肉菜品价格,以招揽人气,下调的幅度在10%左右。

  猪肉价格的变化往往能带动食品价格的涨跌,从而影响CPI的涨跌,届时将对百姓的生活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2011年,我市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7.5%,影响CPI上涨1.16个百分点,影响度为20.3%,使公众切实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

  做好四件事 平稳猪肉价

  齐调队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做好四件事,以稳定猪肉价格。

  一是完善猪肉储备制度,平衡生猪市场供求关系。实行长年储备、定期轮换,保证市场均衡供应。

  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产业自我调节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生猪养殖产业自有的规律和运行周期,制定针对生猪养殖产业的综合性扶持政策,出台生猪养殖补贴方案,建立养猪保险制度,提高养猪专业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生猪产业,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有效解决生猪生产供需峰谷问题。

  三是完善价格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报价格走势,避免无序竞争的出现,指导生猪养殖健康发展。做好市场预测和管理,实现生产销售有序对接。面对猪价持续低迷的现实,大型养殖场在适当缩小存栏量的同时,要主动寻找市场,实现产销对接。

  四是改进生猪生产方式,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发展。从国外经验看,当规模化养殖占市场80%以上,猪肉价格波动就会趋于降低。3年一个轮回的传统波动周期将会逐渐被打破,缩短为微型周期,产业风险也将可控。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