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江西十大杰出青年--菇农方金山

发布时间:2010-03-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摘要:随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他首先想到的是困难乡亲,每年安排10多户困难家庭的村民在基地就业,不仅让他们学到技术,还每年为他们增加了近5000元的收入。

  由江西省临川市罗针镇丁湖村菇农方金山编着的农村科普惠农丛书《茶薪菇无公害栽培新技术》近日由中国农民出版社出版。这位普通的农民方金山,凭他的勤劳、智慧、意志,在食用菌王国里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引进开发了20多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凭着对科技知识及科普工作的热爱,撰写、发表有关食用菌种植理论文章30多篇;却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编写有《食用菌培育法》、《草菇栽培技术》由中国林农出版社出版。为民普及种菇技术,他开班培训学员1万余人次,辐射面积达全国18个省38市区210县4230个村。让一大批农民走上科技创业致富之路。正因为如此,他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农村科普带头人”、“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农村科普先进个人”、“江西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称号。最近又当选为临川市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长。

  锁定菇业 尝尽艰辛结菌缘

  1982年,高考落榜的方金山带着一份对失落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走向社会。先是拜师学艺做工,可做木工时不幸被电刨削掉了半截大拇指。养伤期间,他苦闷彷徨:生活之路就这么不通畅?此时,一条磨菇市场前景看好的信息,燃起了他心中的希望。1983年,他揣着家里千辛万苦凑来的300元钱,前往宜春微生物研究所学习蘑菇栽培技术。一个月后,他回到家里又东凑西借了500元钱,摆下了蘑菇栽培新战场,没有栽培房,就在睡觉的居室中腾出一角;买料的钱不够,就到不远的一家棉纺厂捡下脚料。他整日泡在菇房里,盼望着收获的希望。然而,起步之路崎岖,初试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失败,生性倔犟的他不禁流下了泪珠,但他没有灰心,心想技术这道坎没迈好,可以补上这一课。方金山对照所学,总结教训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试验取得了好效果,出菇那天,望着朵朵绽开的鲜菇,被劳累折磨得又瘦又黑的方金山露出了笑容。

  初尝创业甜头的方金山决心大干一场,他在房前屋后搭起了育菇层架,开始规模栽培。出菇前的那些日子里,他没日没夜地守候在层架前,观察着,护理着,每个微小变化都记录下来。肯学习、爱思考的他在干中学、学中钻,技术越发长进了。次年,他纯赚8000元钱,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了再投入的本钱。成功给了他信心和力量,也使他深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打那时起,年仅20岁的方金山认准了食用菌王国这条路,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方金山认为,没有栽不好的菇,只有没学到家的技术,饱尝成功与失败的方金山渐渐地成熟起来。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他自费订阅了10多种报刊,并参加了中国农函大,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食用菌函授班培训。创业之路越向上攀登,遇到了困难就越多。1985年,因育菇生科栽培时间过长,导致大量杂菌萌发,给方金山几年来发展得顺顺当当的种菇业致命一击。方金山翻阅有关资料,并写信求授,揣摸其中缘由,同时用对比试验法,改生料床栽为熟料袋栽,从而提高了菇产,并缩短了产菇的生长期,使产品得以早上市,卖上好价钱。之后,方金山又打起了金针菇的主意,把金针菇培育后的废料再利用种植平菇,大幅度降低了平菇生产成本。他自己算了一笔账,几年来,仅熟料袋栽和废料再利用两项技术,就为他盈利10多万元。

  适应市场 联合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

  在搞好平菇、金针菇、香菇等中低档菌菇品种栽培的同时,他还大胆开发了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珍稀食(药)用菌。近几年,他与省农科院联手开发了杏鲍菇、鸡腿菇、牛肝菇等品种,并先后获得成功。2005年又和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育成功了虎奶菇,该项目2007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项目资金转化项目的资助,同时又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抚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娴熟的技术和多样化品种,使方金山如鱼得水,他的种菇事业左右适源。1990年,方金山投资近10万元创办起临川第一家菌类栽培基地,目前,他已拥有固定栽培房10000多平方米,塑料大棚6420平方米。近年来,基地先后获得抚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方金山牌”茶树菇又获得了江西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2007年又带领广大菇农成立了抚州市临川金山食用菌合作社,该合作社去年获得省、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更好地为社员及全国各地的学员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为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金山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播洒科普之光。一是千方百计组建科普示范基地,先后在临川区罗针、东馆、孝桥等乡镇组建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12个,其中罗针科普示范基地建大棚20个,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一批科普示范基地的建立,成为周边群众科技致富的示范点。二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活动。从2002年至现在已在周边乡镇开设培训班60多期,培训人数4200余人次,带动一大批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三是积极参加科技下乡活动,让科技之光越山涉水。

  传播技术 菇经洒满大江南北

  几年来,方金山先后到北京、湖北、南昌等地开设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传经送宝,培训人数8000余人次。四是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活动。2003年参加了中国科协“百名科技大王进阜新”活动时,给当地矿工带去了2000份食用菌种植技术资料,现场接受咨询人数200多人次;2004年,参加了由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技大王进广安”;2006年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技大王进红区--井冈山”和“科技大王进帅乡--仪陇”等科技下乡活动。为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带去科技资料6000多份,并为当地菇农上科技培训课20余堂,培训、咨询人数达6000余人次;2007年在省农函大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抚州市农民实用技术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实践操作,让广大菇农学到了过硬的技术,受到当地群众广泛赞誉。此外他还夜以继日地着书立说,先后撰写了《袋装平菇的技术管理要决》、《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大球盖菇室内栽培技术》等理论文章,同时将自己的新技术发表在《农村百事通》、《农村新技术》、《致富快报》等多家刊物上。同时为方便全国各地求技的菇农,他购置电脑,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上开通个人网页,公布自己的QQ号,让一大批菇农通过互联网得到技术难题的解答。

  富不忘本 扶困救灾献真情

  在艰苦创业的风雨历程中,方金山始终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找到致富“金钥匙”的他,没有忘记那些跟自己过去一样困难的乡亲们,这些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无偿向周边群众传授食用菌技术,带领周边300多户农户走上食用菌致富之路。随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他首先想到的是困难乡亲,每年安排10多户困难家庭的村民在基地就业,不仅让他们学到技术,还每年为他们增加了近5000元的收入。丁湖村妇女陈爱红,丈夫身体不好,一家老小5口,全靠她一个柔弱的女子支撑。方金山得知后,主动把她安排在基地就业,每月发给500元的工资,并无偿提供菌种帮助她搞起了食用菌种植,如今这个困难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去年还盖起了小洋楼呢。又如临川区腾桥镇腾桥村村民陈清福家里非常困难,慕名找到方金山,方金山手把手教他,帮他建起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对他的咨询有求必应,并亲自到现场指导,现在,陈清福每年种菇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方金山始终心系灾区,积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帮助灾区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一是积极响应辖区党委、政府号召,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5月23日,罗针镇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各界是捐款,方金山率先向灾区捐款4000元。二是利用自己的食用菌技术优势,为灾区受灾食用菌农户开展技术咨询。灾情发生后,什邡市的许多食用菌大棚垮塌,损失严重,许多菇农束手无策。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得知此情后,方金山迅速反映,通过电话,向受灾菇农提供技术咨询,指导他们恢复生产。三是千方百计为灾区学员捐款,免费向他们传授技术,并无偿为他们提供食用菌品种等物品。据统计,自6月份以来,他已为灾区学员捐款12000元,免费为什邡市钟启民等灾区学员102名,提供食用菌新品种东华虎奶菇,该品种系国家农转资金扶持项目,该品种具有耐高温、耐保存,且药用价值较高等特点,该品种系合作社保留菌种,不对外销售,为专利保护品种,当社长方金山得知灾区学员的木耳菌包全部压坏后,当即决定为灾区免费提供虎奶菇菌种15000包,让灾区人民利用木耳的废料重新种植虎奶菇,使一大批农户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上了重建美好家园的路子。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