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白条鹌鹑惹出的风波

发布时间:2008-02-01  来源:www.cctv.com
摘要:白条鸡、白条鸭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江苏赣榆县金山镇,一个叫刘传顺的人,却要为拳头大的鹌鹑建一条屠宰流水线,仿照鸡鸭来生产白条鹌鹑,但这条流水线还没见效益,却先惹出了一堆麻烦。


养殖户

  2007年12月24日,记者来到金山镇的鹌鹑养殖户家里时,正好赶上他们在抓鹌鹑,这批鹌鹑已经到了屠宰期,可以出栏销售了。

  记者:“一只现在能卖多少钱?”

  鹌鹑养殖户 蒋月华:“一般一只一块钱。”

  记者:“你抓的这筐有多少只?”

  鹌鹑养殖户 蒋月华:“90只。”

  记者:“那这一袋不少钱呢!”

  鹌鹑分肉鹌鹑和蛋鹌鹑,不同的品种生长周期也不同。

  养殖户 韦向余:“肉鹌鹑一般都在一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记者:“这是肉鹌鹑还是蛋鹌鹑。”

  养殖户 韦向余:“这是肉鹌鹑,蛋鹌鹑的淘汰期大概是10到12个月。”

  金山镇的老百姓从1988年就开始养殖鹌鹑。无论养殖肉鹌鹌还是蛋鹌鹌,到了屠宰期后,不管有没有市场,都要整批进行宰杀,如果碰上行情不好,成批宰杀的鹌鹑就有可能卖不出去。


鹌鹑苗

  刘传顺:“到了淘汰期的时候要是碰到天气热或者阴雨天什么的,有时间卖不出去。”

  徐福村的刘传顺做过十几年的生猪屠宰生意,他从这里看到商机,想做一个鹌鹑屠宰加工厂,收购所有到了宰杀期的鹌鹑,然后统一屠宰。

  刘传顺:“建一个冷库,把热天或者阴雨天其它方面农户犯愁的时间收回来,加工好以后储藏起来,等到货源脱节的时候我们再拿出来卖。”

  2005年8月,刘传顺建了500吨的冷库,购置了一套4万羽加工能力的鹌鹑屠宰设备,之后也和一家农户约好了收购鹌鹑的时间。到了2005年11月2号,当刘传顺兴冲冲的赶到养殖户家时,却发现在他家门口停着一辆卡车,车上装有脱毛机等设备,他立刻感觉大事不妙。

  刘传顺:“一看以后心里就咯噔一下,可能这个生意被人抢去了。”

  他三步并做两步冲了进去,果然不出所料,有个叫李传亮的经纪人已经抢先一步到了养殖户家里,并且开始抓鹌鹑了。

  刘传顺:“到屋里去一看,他停在屋里要抓了,我一看说,不行不行,你问这家养殖户我们订好的嘛!”

  这位就是当初和刘传顺抢鹌鹑的经纪人李传亮,他和养殖户有十几年的合作关系,他觉得鹌鹑理所当然应该卖给他。

  经纪人 李传亮:“他说他订的,我说我订的,我说我干了十多年了,你才干的。”

  双方为此争执起来,互不相让,这时李传亮的一个突然举动让刘传顺措手不及。


白条鹌鹑

  刘传顺:“他就拿着这个鹌鹑,从笼子里抓着鹌鹑对着地上摔。”

  经纪人 李传亮:“我摔多少,我只要把那个货摔死了,那个货肯定就是我的。”

  李传亮的这一举动无疑抓住了刘传顺的命脉,因为鹌鹑一旦摔死,他就没法用了。

  刘传顺:“我们是流水线作业,都是拉活的回家宰杀,他们是在农户家里支个小烫锅现场烫毛。”

  在李传亮摔了100多只后,他才突然反应过来。

  经纪人 李传亮:“他就推我,我就对着他的脸捣了两拳。”

  金山镇是远近闻名的“鹌鹑之乡”,全镇年孵化能力6千万羽,年饲养量800万羽。如此大的养殖量一直以来都是靠经济人销售,经纪人最多时有500多人,其中光李传亮这样销售肉鹌鹑的经纪人就达300多人。

  鹌鹑养殖协会秘书长 韦有照:“养殖量这么大没有经纪人的作用,销售肯定是不行的。”

  养殖户 尚修法:“集中起来他们范围比较广,销售起来比较方便,你要个人自己销售,不值当,挺麻烦的。”

  鹌鹑经纪人有十几年的销售经验和很广的网络,金山镇的鹌鹑通过他们远销各地。


鹌鹑屠宰场工人

  经纪人 李传美:“大连、青岛、威海、向南有南通、南京、上海我们都去。”

  刘传顺的出现,无疑使经纪人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大家的生意做得好好的,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想在巨大的鹌鹑市场分得一杯羹,经济人们当然不乐意了。

  经纪人 李学安:“我们干了十多年了,他才开始干,我们觉得他是不是想夺我们的生意,抢我们的饭碗。”

  为了保证货源,刘传顺采取和养殖户签订协议的方式,以保护价收购农户的鹌鹑。 通过这种方式,加工厂的货源有了保证,生产也逐步走上正轨。由于是流水线作业,产品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对鹌鹑经纪人形成了威胁。2006年8月的一天,一个鹌鹑经纪人找上门来,这个人正是在一年前因为收购鹌鹑和刘传顺发生纠纷的李传亮。

  李传亮:“找刘老板,我说没法吃这口饭了,我看看跟你干吧。”

  李传亮和刘传顺的货发到青岛同一个市场,相比之下刘传顺的产品质量好,李传亮一批5吨的货刚发到那边就被退了回来。自己的货没有市场,他不得已找上门来。

  李传亮:“他的货是白条货,我的货是红货,就是没放血的,没有他的货搞得好,不新鲜。”

  鹌鹑从养殖户里家里收到加工厂后,在屠宰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加工环节,那就是放血。

  刘传顺:“放过血以后,首先颜色看起来白白的,吃起来口感也好,没放血,你看这个颜色,跟它一比较,血容易在里边腐败,时间一长它肉质就变质了。”

  李传亮想直接收活鹌鹑给加工厂。对于他的突然来访,刘传顺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早就希望能与他合作了。


鹌鹑屠宰线

  刘传顺:“我说你不是有客户吗? 你不是还和我争吗?我说你那时和我抢货的劲头呢?”

  经纪人手里有很多养殖户资源,由他们去收鹌鹑,再按市场价给他们提取差价,这样自己就不用挨家挨户上门收购鹌鹑了。在这之后,很多经纪人都开始直接送货给加工厂了。

  李学安也是一个鹌鹑经纪人,2006年10月,正好是鹌鹑销售的淡季,客户要货他手里却没有货,这时他想到了刘传顺的冷库。

  经纪人 李学安:“人家那么大的冷库库存量很大,如果断货的时候,我们的客户要货我没有货源,向刘老板要点货源发给我们的客户。”

  李学安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刘传顺,没想到刘传顺不但愿意供货给他,李学安每拿一次货刘传顺还要给他1%的提成。

  经纪人 李学安:“又保证客户的货不断,又保持我们的经济效益,所以我现在必须向刘老板靠拢。”

  经纪人手里有货可以直接送到加工厂,没货时也可以从冷库里提货,采用这两种合作方式,经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企业的销量也大大提高。现在全镇95%的肉鹌鹑经济人都和刘传顺有了合作。

  经纪人 李传美:“我有一万、两万,我都把它杀掉,杀掉以后这个货我们不害怕了,臭不了了,我们放心了,可以送给刘老板。”

  从竞争走向合作,金山镇的鹌鹑加工企业与经纪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从而使养殖户的利益也大大提高,达到三方共赢。2007年全镇年产值5000万,户均收入提高60%,达15000元。


鹌鹑苗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