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奶荒”背后让谁慌?

“奶荒”背后让谁慌?

发布时间:2013-10-21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消费者之忧: 奶价节节攀高,会不会有人动歪脑筋,导致新的质量问题 “前阵子买不着,现在终于有了,一袋奶竟然涨了1毛5。”10月15日,市民黄女士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家乐福店发现,她家常喝的伊利奶,一箱(25袋)贵了将近4元钱。 记者在牛奶销售区看到,冷柜里的低温

  消费者之忧:奶价节节攀高,会不会有人动歪脑筋,导致新的质量问题 

  “前阵子买不着,现在终于有了,一袋奶竟然涨了1毛5。”10月15日,市民黄女士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家乐福店发现,她家常喝的伊利奶,一箱(25袋)贵了将近4元钱。

  记者在牛奶销售区看到,冷柜里的低温奶只有三元一家,挤到一个小角里,大部分地方被各类酸奶占据,在冷柜外的常温奶、牛奶礼盒堆得满满当当。“这比前段好多了,至少下班来能买到奶,就是经济型品种少点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全国生鲜乳价格连续13个月上涨,今年的奶荒是历年之最。”业内人士表示,原奶产量减少,不少城市奶制品一度断货。

  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8月以来奶价涨速明显加快,与年初相比,10月9日袋装牛奶价格整体上涨9.1%。而北京地区的涨幅最大,达25.4%。

  “主要原因是奶牛存栏量下降,今夏异常高温又导致牛奶产量下降,再加上新西兰奶源进口受限,短时间多种因素集中,奶荒难以避免。”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分析。

  居家过日子的黄女士对价格敏感:“给孩子喝的高端奶比进口的还贵,奶价是不是涨过头了?”

  在外企工作的赵杰最担心牛奶质量:“奶价高,奶源紧,会不会有人动起歪脑筋?”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牛奶质量安全事件一直不断,这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心理阴影。

  事实上,近期奶源持续紧缺,有的乳企不得不调整产品配方,以复原乳代替生牛乳“救急”。“奶荒”会不会影响市场秩序,考验着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管能力。

  ■养殖户之困:散户卖奶不如卖肉,加速退出;大户有规模优势,但发展遇瓶颈 

  奶牛养殖成本快速上涨,比较收益下滑,这几年散户正加快退出。

  今年50岁的王战伟,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河镇碾格图村人。回忆起1982年刚养牛时,一缕幸福的笑容在脸上闪过,“那时候,两头奶牛足够养活一家人。”他感叹道,现在成本涨得太快,散户的牛奶每斤只能卖1.5元,去掉成本,每产1斤奶,奶农要赔上3毛钱。

  成本倒挂,让奶牛成了散户口中“吃钱的牲畜”!不少奶农告诉记者:“现在肉牛行情看好,奶牛都当肉牛卖了。”什兰岱村,曾经是奶牛养殖村,以前有200多头成母牛,现在只剩下40多头了,因为日产奶量达不到企业收购的下限,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命运。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一项调研也印证,78月份对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调查显示,奶牛存栏数量同比降幅10%20%。

  当前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为37%,这也意味着仍有超过六成的奶源由散户提供。伴随着散户加速退出,谁来填补这一空缺?

  同样是从80年代起养牛的张宝银,有着与王战伟不同的经历。从最初30多头奶牛到502头,他承包的北京昌平兴发旧县奶牛场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面对成本上涨,张宝银有着散户比不了的优势:专业兽医、机械化挤奶、吃进口苜蓿……“舍得喂才能出好奶,一头成母牛每天伙食费要50多块钱,”他说,奶牛平均日单产30公斤,每公斤奶收购价5.1元,摊薄成本,收入可观。

  看到市场空缺,张宝银有心扩大规模,但现实难题让他却步:一是土地,“现在牛场规模已达到载畜极限,周边没有新地了。”二是青贮料,现在牛场一年要2500多吨,本地资源捉襟见肘。

  “用地紧张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苏雅说,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例,奶牛存栏数居全区第二位,但因用地缺已出现养殖头数减少情况。

  在北京昌平区三石奶牛场何永利看来,资金是最大瓶颈。“如果不是缺钱,我5年规模能翻两番,养到1000头牛。”还有扶持政策问题,“这两年小母牛补贴政策为何没了”,也让何永利摸不着头脑。

  “市场刚需增长较快,而规模养殖发展慢于散户退出速度,奶源困局短期难以缓解,我们已进入高价奶时代。”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淑琴说。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