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民是孟津县宋庄村一个养猪户,养了50多头猪。他告诉记者,春节之后,生猪价格一直下跌,4月份价格降至最低。“一斤才卖5块钱,卖一头赔一头,一头大概赔180块钱。”
和李治民有着同样苦恼的养猪户不止一个。据监测,从2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连续回落,3月下旬跌至13.2元/公斤,4月初,生猪价格跌破1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减少15%。
生猪价格低迷,但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却在高位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效益也由“正”变“负”。“大型养殖场还好一点,像我们这些小型养殖户亏损特别大。”栾川县一养猪户告诉记者。4月份,部分散养户的出售价格仅为10元/公斤,很多养殖户顾不住本儿,每头生猪亏损200~300元。
进入5月份,生猪价格有所回升,目前,生猪平均收购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4.1元,但很多养猪户表示,即便如此,养猪的利润也非常“薄”。
建议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如何才能让养殖户面对多变的市场不再手足无措?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建议。
一、应对“猪周期”绝对不能仅靠养殖户的“挺一挺”。目前影响猪周期有两大症结:一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格局尚未建立,二是市场信息对称机制尚未建立。
二、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每年政府都会对养殖户的能繁母猪给予补贴,但是猪肉价格上涨时,价格已经给养猪户发出了收益趋增的信号,再给予补贴,只会使扩大生产的信号更强,导致供应量过多,政府不妨针对猪肉涨跌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补贴政策。
三、政府应当通过各种扶持、鼓励措施,大力发展生猪的规模化生产,降低散养风险。
预测 9月份左右,生猪价格会“升温”
“每年春节、元旦,猪肉价格都会增长,今年春节生猪收购均价飙升至17.2元/公斤。双节过后,猪肉需求量减少,价格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的工作人员分析,每年的 3-5月份,随着气温回升和双节效应的散去,猪肉市场消费量进入低谷期,然而节前的大量抛售致使市场猪肉供给量居高不下,供大于求的局面让生猪价格不断下跌。
同时,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的工作人员表示,前段时间的H7N9在养殖行业刮起不小旋风,但因为“蝴蝶效应”,猪肉销售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不过工作人员提到,这种影响大多是市民心理上的,对价格的刺激“微乎其微”。
孟津县一养殖户告诉记者,养猪行业有一个规律,大概三年之内生猪价格会有一个轮回,称为“猪周期”。2011年生猪价格较高,今年价格走低,属正常。到了9月份,天气转凉,肉类市场需求大,生猪价格应该会再次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工作人员介绍,虽然行业内猪周期大概是三年,但据监测,随着近几年生猪养殖形势的复杂多变,猪周期悄然缩短,今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以至于很多养殖户面对市场变化,不知所措。
“养殖户因为无法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就会手足无措,低价时惜售,高价时抛售,反过来造成了市场的波动。”工作人员说。
对此,栾川县养猪户周师傅说,作为养殖户,他们最需要透明对称的市场信息,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全面的、透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