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全国43个进口肉类口岸,全部在天津、上海、辽宁、山东等沿海沿边区域,一直以来,河南进口肉类都只能从这些口岸入关,再通过内贸形式输入我省,耗时长、手续多、物流成本高。
为什么不能在河南设立这类口岸? “河南申请时,肉类口岸争议最大。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有顾虑,他们说,河南是粮食大省、养殖大省,一旦把关不严,进口的肉类食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巡视员李有杰介绍。 为此,河南做了大量工作,省市主要领导亲自到国家质检总局做工作,讲河南的情况,讲河南的打算,并表态“一定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绝不让有问题的肉进到郑州来”。 这些举动最终打动了总局领导。2013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同意河南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去年下半年,口岸开始建设。 “进口”无小事 堪称河南对外开放里程碑 选址是个大问题。肉类产品属于要“进口”的东西,对口岸的选址要求特别严格。 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郑州查验区,经过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最终确定选址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北部龙港办事处的祥符刘村。 这一区域的南部和西部为合村并城安置区,东部和北部为基本农田和绿化带;周边3公里范围内无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毗邻地区无一类动物传染病疫区。 今年年初,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郑州、漯河分别建设相关查验设施,配备备案冷库,完善检验检疫实验检测条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漯河查验区的位置位于漯河双汇集团物流园区。两个查验区均设有查验仓储区、联检办公区、露天堆场区、检疫处理区等功能区,可平行开展业务。 郭云超说,这个口岸已建设成为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设施最完善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两个查验区年各查验40万吨肉制品的规模,在全国进口肉类口岸中名列前茅。 今年8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带领的验收组宣布: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审核。用省政府口岸办主任郑金广的话说,这是我国首个批准的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进口肉类口岸,是河南对外开放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多个口岸建设 河南人粮肉水果“吃全球” 河南口岸建设进入“加速度”。 “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消费能力巨大,需要有多个进口口岸。我省已获批肉类、药品、汽车、粮食、水产品、食品进口口岸等,正在加紧建设,争取早日启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介绍,“同时,我省正在积极进行红酒、奶粉、鲜花、水果、木材等进口口岸的申报工作。按照省政府的规划,就是别的地方有的口岸,郑州都要有,都要建。这点也得到中央的支持。” 该省的规划远不止如此。根据省政府的布置,今年要推动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郑州出口加工区B区年底前建成投用,建成澳大利亚活牛进口指定口岸并投入运行,推进进口水果、进口冰鲜水产品等指定口岸拓展业务规模,积极推进邮政国际邮件郑州口岸建设。 河南为何如此重视进口口岸建设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河南为何如此重视进口口岸建设工作? “口岸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长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是外商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郑金广说,在不沿边、不沿海的情况下,有了各类口岸就有了联通世界、融入全球的路径。“要想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必须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和开放平台,打造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口岸。”李有杰解释。内陆大口岸与沿海、沿边大口岸一样,对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资金流具有极大的集聚和扩散能力,能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