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僵尸肉”的争论在媒体上弄得沸沸扬扬,其实,依笔者看,仅仅针对这一既不是民间约定俗成,又无官方确切注解的“概念”或者说“名词”,去浪费过多的笔墨或耗费过多的精力,实在没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将其所对应的“走私肉”的问题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加大打击查处力度,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管控,避免流入百姓餐桌,从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方是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
虽说记者李丹经过系列采访,出于对市场上日益猖獗的变质、过期走私冻肉的愤慨,在报道中引用“僵尸肉”来表述有点不够严谨(其实,“僵尸肉”并非一个严谨的专业术语,其意可能是指超出保质期时间较长的冷冻肉;但新闻报道毕竟不是学术报告,新闻记者也不可能人人都是专家学者,不必过于严苛),但毕竟引起了社会与公众的空前关注,其正面作用与积极意义已经得到充分体现;虽说洪广玉先生针对这一不确切的表述,说它是“假新闻”,显得过于情绪化,甚至是言过其实(但他是从更专业的角度去认知、去考量走私冻肉中的变质、过期肉究竟存在的年限问题,从而为了明辨是非,也无可厚非),但他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不想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因为近年来某些媒体对于食品安全事件不客观或不全面的报道,已对国内养殖业和食品行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虽然他们行文的出发点不同,但初衷是好的,目标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保障食品安全,有利产业发展;并且基于这样的认知,俩人在随后所发的声明或微信博文中都表达了极大的理性与善意,希望媒体不要针对“僵尸肉”这一并不专业的名称互“撕”,要将精力和关注点放到如何打击“走私肉”,探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上来。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走私活动的猖獗,走私肉的泛滥,已经对国内产业发展和百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首先,走私肉的大量进入,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国内肉类价格频繁波动,严重冲击了国内养殖业的有序正常发展。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非法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牛羊肉,几乎每年都在以翻倍的幅度增长,其绝对数量大大超过了正常渠道的进口量;去年以来,国内市场羊肉价格持续下跌,养羊业出现严重亏损局面;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奶农挥泪倒奶杀牛的悲剧不断上演,虽然有多重因素影响,但大量走私肉和国外进口奶源的冲击是一大原因,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与警醒。
其二,“走私肉”大多为的是牟取高额利润,特别是走私冻品中不乏低价肉、过期肉、变质肉以及各类废弃的鸡翅、鸡爪、猪蹄等畜禽副产品混杂其中,其长驱直入进入餐饮环节,对百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更不可低估。据了解,目前走私鸡肉和国内鸡肉价差已达一倍。特别是鸡爪,在国外是废弃物,走私到国内后价格却比鸡肉还高;来自海关的信息显示,目前查获的走私牛肉每公斤25元左右,而国内牛肉每公斤售价达60元,走私1吨可获利2万~3万元人民币。巨大的利润空间,诱使一些企业冒险走私冻牛肉。而大量不正规的冻肉及其畜禽副产品非法流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因为没有经过检疫检验,有可能将国外疫情传入国内,从而加大疫病流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超过保质期或因储存运输条件简陋,卫生状况恶化,发生腐败变质后流入餐饮环节,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就事论事,直观地说,既然对于“僵尸肉”目前尚无确切定义,将它视为“走私肉”中的变质冻肉、过期冻肉等即可,至于说过期的年限问题不必纠缠,因为不管它是过期了多少年,其造成的危害都是一样的,都要严厉打击,坚决销毁。而更需要重视的是,各有关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携手并进,尽快建立健全和进一步完善全程联动监管机制,从源头上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堵住冻品走私入境的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严厉打击无良商贩的非法行为,督促冷冻仓储、生超市场、餐饮企业树立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将采购、进货登记,验收入库,索证索票等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的放心产品。
作为消费者来说,不必因为走私冻肉事件产生恐慌情绪,而要借助这一次科普契机,普及冻品安全、营养知识,提高鉴别能力,并在购买肉类产品时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要贪图小利,让那些来路不明又过于便宜的肉品有机可乘,混水摸鱼。
此外,政府还要施行抑制走私的治本之策。针对价差问题,通过政策扶持,合理引导国内畜禽养殖的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规模效益降低单位畜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总之,只有下猛药、出重拳,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有利国内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