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5年1-5月,厦门关区进口猪肉1625.8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28.3%;价值24023万元人民币,下降34.8%;平均进口价格14.8元/千克,下跌9.1%。
一、2015年1-5月厦门关区猪肉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5月份进口量价齐跌。今年2月份厦门关区进口猪肉123.6吨,跌至2014年7月以来新低,此后进口量有所回升,5月份进口337吨,同比减少33.4%,环比减少5.5%。5月份平均进口价格为13.6元/千克,同比下跌12.8%,环比下跌7.2%
(二)一般贸易进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增加。1-5月,厦门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猪肉974.8吨,减少43.3%,占同期厦门关区猪肉进口总量(下同)的60%;加工贸易进口651吨,增加19.1%,占40%。
(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居首位,国有企业进口减少超六成。1-5月,厦门关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猪肉651吨,增加19.1%,占40%;民营企业进口496.8吨,增加10%,占30.6%;国有企业进口478吨,减少62.3%,占29.4%。
(四)全部进口自欧盟和加拿大。1-5月,厦门关区自欧盟进口猪肉933.6吨,减少42.4%,占57.4%,其中自法国进口362.7吨,减少38.1%;自西班牙进口278吨,减少26.7%。自加拿大进口692.2吨,增加11.1%,占42.6%。
二、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生猪存栏与猪肉供应量减少是拉动5月以来国内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生猪存栏38692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9.71%;能繁母猪存栏3971万头,已连续20个月持续下滑。随着能繁母猪、生猪存栏数量下降,生猪价格自今年 3月份以来触底反弹。全国生猪价格在4月份结束连续14个月的下跌后,5月份开始呈现上涨态势,且涨势较猛。生猪养猪户扭亏为盈,每头生猪从亏损500多元到现在可盈利200-300元[1]。 同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猪肉产量为1557万吨,同比减3.1%。农业部公布2015年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累计7401万头,同比减7.7%,其中3~4月屠宰量同比减幅均在19%以上[2]。因此,尽管二季度是猪肉消费淡季,但供应量的显著下降使得猪价走势与往年显著不同,导致生猪养殖效益开始逐渐向好。
(二)饲养成本不断提高。仔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构成养猪行业的主要成本。受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影响,今年以来仔猪供应偏紧,仔猪价格2月底开始持续回升,连续14周回升35.8%,4月份以来持续高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从不同地区来看,所有地区仔猪价格均回升。仔猪价格的大幅回升表明,受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影响,仔猪供应量已经显著下降,同时表明养殖户普遍看好下半年的生猪市场,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此外,玉米价格2月中旬以来开始止跌回升,从2.40元/公斤回升至2.46元/公斤[3]。
(三)传统产业存在弊端,转型时期面临阵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生猪产业也在经历着结构调整的重大变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的弊端与转型发展中的阵痛也在逐渐显现。一是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目前全国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分散饲养占养殖总量的30%左右,而在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中,大部分生产设施设备落后,饲养管理粗放,养殖环境差,标准化养殖比重低,目前生猪生产总体上仍处于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能和成本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养殖效益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用粮呈现刚性需求,其增量远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同时,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猪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生猪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生猪价格并未相应上涨,致使养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一直处于亏损或微利经营状态,整体效益明显下降。 三是××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由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加之,环境污染加剧,饲养管理不善,×××滥用等问题,加剧了细菌病毒的变异速度,同时使猪的抗病力严重下降,生猪×病呈现多发高发混感态势,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导致死亡率增加,而且猪肉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风险飙升,严重削弱了我国生猪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