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去年以来生猪市场疲软,“养猪不赚钱”几乎成了养殖户口头禅。究其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购买仔猪、饲料的成本高;生猪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一旦遇到疫情或病死,损失则更大。然而在泸县,这种定论却因 “生猪寄养”模式的引进而悄然改变。
4月23日,记者跟随泸县畜牧局生猪科技特派员黄家启来到玄滩镇易湾村生猪寄养户刘清达养殖场。饲养员尹丛芬正在给猪投放饲料。“天气热了,要拉遮阳网,要开风电扇,要每天打扫清洁卫生。”黄家启察看生猪生长情况后叮嘱道,“硬是要按规程来做,公司赚得多了,给你的报酬才会更多。”
刘清达是新发展的生猪寄养户,于2014年11月27日领养498头生猪,目前存栏459头,到月底就可以出栏了。
尝试— 生猪寄养公司托底规避风险
“这种新模式名为生猪寄养,由泸县人民政府倡导,引进四川巨星集团具体实施。”黄家启介绍说,寄养农户按县畜牧局的标准建好圈舍,与公司签订寄养协议并向公司递交一定量的合作保证金后,公司便将仔猪、饲料免费送上门,并随时做好后期服务工作,待生猪出栏时,公司再上门收猪,公司根据合同向寄养户支付劳务费;如果成活率及饲料节约量达到了公司的相应奖励标准,寄养户还可另外得到奖励。
“生猪寄养模式,其实也是逼出来的。”黄家启深有感触地说,泸县是生猪养殖大县,由于近年生猪市场疲软,不少养殖场选择退出,前期投资打了水漂,闲置养猪场比较多。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为了探索,县上提出了这种模式。
4月23日,泸县玄滩合力养殖场内,三名饲养员正忙碌着,两批次750头猪正在进食。“下个月就要出栏一批。”饲养员肖勇介绍说,4月4日出栏了382头,公司总共支付了57682元报酬,每头生猪1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