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人间四月天,春光灿烂时。在离长沙城100多公里的湖南宁乡县流沙河镇,一头编号为“1430194”的小花猪正在油菜中嬉戏。这一编号表明,宁乡花猪这一濒危物种在流沙河镇,经挽救已孕育14代,重新焕发出产业生机。
“13年前一度只有7头种公猪,品种濒临灭绝。”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局长杨正文告诉记者,宁乡花猪是有名的本土猪种,在当地有1000余年的饲养历史,与“金华猪”“荣昌猪”“太湖猪”并称“中国四大名猪”,被认定为国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库,上世纪70年代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
上世纪80年代,洋猪大量进入我国,宁乡花猪因饲养成本高、出栏周期长,再加上瘦肉率低,逐步遭市场淘汰,养殖规模急剧萎缩。
2002年,宁乡流沙河人李述初到长沙市出差,发现在整个市区竟无法吃到正宗的宁乡花猪肉。他调查了解到,花猪原产地流沙河核心群仅存种公猪7头,成为濒危物种。于是拿出多年积蓄,从屠夫刀下抢出仅存的7头原种公猪和50头母猪,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地方良种猪保种扩繁场——宁乡土花猪保种繁育场。
在流沙河镇的花猪养殖场,记者看到猪栏里干净清爽,猪栏外种植了大片青菜,憨态可掬的花猪自由活动。
杨正文介绍,宁乡花猪声名远播还缘于2006年生猪“蓝耳病”全国蔓延,各地洋猪大量死亡。但湖南省畜牧研究所等机构调查发现,宁乡花猪的抗病性很强,几乎没受太多影响。“花猪很健康,花猪肉质好”由此在消费者中间传播。
同一年,农业部颁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宁乡花猪位列其中,获得“猪中大熊猫”的美誉,先后成为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专用肉食品、国宴肉食品,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每个花猪养殖场都要求配备饲养作物菜地。”杨正文说,宁乡花猪从断奶到出栏,用米糠、麦麸、红薯、青菜等饲养,不添加任何带激素的饲料。这种“原生态”喂养保证了健康品质和鲜美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