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3月30日,记者从市发改委农经处获悉,我市2011-2012年度31个中央预算内投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建设项目改善了我市生猪养殖原有管理粗放、出栏率低等情况,提高了全市生猪供给能力,丰富了市民“菜篮子”。
此次完成验收的31个项目涉及花溪区、白云区、开阳县等7个区(县、市)。项目建设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建设标准化圈舍、动物疫病监测点、粪污处理池等基础设施;购置安装产床、自动喷雾消毒设施、猪场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喂料器,阿科蔓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设备等。
“过去我市许多区(县、市)养殖户多为分散、粗放式养殖,防疫状况差、饲料浪费高、单位产出回报少,粪水也对环境污染造成问题。”市发改委农经处有关人员表示,通过引入现代生猪养殖标准化体系后,既提高了生猪品质和仔猪成活率,同时也实现了猪粪的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对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市从2007年开始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当年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26家。截至去年底已达146家,增加了462%。”该负责人员说,目前,全市146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年出栏生猪近25万头,年总产值3亿元,养殖场新增利润800余万元。
七千万资金助推贵阳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自2007年以来,贵阳市进行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共投入资金9469万元,惠及我市8个区(县、市)146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14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对建设我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养殖起到了良好推进作用。
据了解,每年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发改部门争取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八年来中央资金累计达7080万元,企业(农户)自筹2389.3万元。
为加强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管,保障资金的安全使用,各区(县、市)建立专账,按照“四个不变”的原则,即资金用途不变,批复确定的建设内容不变,资金的拨付程序不变,资金的渠道不变,对项目资金实行监管,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实施中未发现已拨代支、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