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薄积厚发:“三部曲”谱写加拿大生猪养殖规模化华章加拿大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发迹于上世纪50、60年代,酝酿于70、80年代,而发力于9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加拿大生猪养殖规模化已趋于成熟。纵观加拿大生猪养殖业近半个世纪的规模化历程,一方面表现为生猪养殖整体规模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生猪养殖的结构明显优化。
具体来说,加拿大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经历了“三部曲”式的薄积厚发:预热篇:
从20世纪50年代直至70年代中期,加拿大生猪养殖场数量持续快速下滑。
前奏篇: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生猪养殖业引进工业化的集约生产方式,总体养殖规模出现拐点,场均养殖量持续小幅上升,并延续至80年代末。高潮篇:进入90年代,规模化养殖开始真正发力,猪场数量持续缓慢减少,但场均规模快速上升,行业总产量也逐渐达到峰值。
内外联合“策动”加拿大生猪养殖业变革与美国相似,加拿大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内部驱动因素也在于下游屠宰加工环节及零售环节的横向整合。从1994年到2004年,加拿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厂从55家左右收缩到43家,数量上只减少了14%,然而存量屠宰厂的年场均屠宰量增长了近77%,由28万头左右上升到50万头。前四大屠宰场市场占比也由1994年的约50%上升到2004年的74%,屠宰领域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蒙特利尔的Olymel和位于多伦多的MapleLeaf占据了加拿大将近三分之二的生猪屠宰能力,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由各省内区域性的屠宰厂或企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