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城口县庙坝镇排山村一片树林里,几十头雪白滚圆的猪儿正在林中撒欢儿,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拿着竹编,他就是庙坝镇著名的“猪倌”——赵安德。
“这些猪儿都是吃粮食长大的,每天还要放出来做做运动,是标准的生态猪,你看,这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哪有一点懒猪的姿态。”说起自己的猪,赵安德充满了自豪。
回乡创业当“猪倌”
初中毕业后,赵安德就外出打工,跟着长辈拉煤车,下矿洞,也帮别人管过事,吃苦耐劳的的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漂泊,和矿洞子打交道,常年在外打确实工不是长久之计。”2011年赵安德做出了回乡创业的决定。
回到家乡的赵安德在详细了解后发现,政府正提倡大力发展养殖业,身边已有多户邻居正在发展生猪养殖。只要不怕苦,养殖生猪也是条不错的路子。
说干就干,赵安德像邻居们一样盖了10来间猪圈,引进100余头品种优良的猪崽,当起了“猪倌”。
依托天然资源养殖生态猪
经过一年的实践,赵安德发现按照传统方法养猪不仅费力,而且赚钱不多,收入远远赶不上在外打工,他感到进退两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安德在网上了解到生态猪肉的价格比传统猪肉价格要贵得多。
赵安德咨询了县农委专家后,充分利用排山村山多坡缓、水源充足、植被茂盛,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的优势,开始了生态猪养殖。
他每天分批将猪赶到自家屋后的山林里放养几小时,并把喂猪的传统饲料改为玉米、黄豆饼等粮食喂养,杜绝添加剂。
“猪放养后增大了运动量,喂养粮食猪使得猪不易得病,含瘦肉率高,而且肉质鲜美。虽然每斤比传统猪肉贵3至4元,但是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养殖第一年,出栏的100余头猪在家门口就一抢而空。”赵安德笑着说。
延伸产业链创经济效益
“怎样让养殖场发挥更大的效益,我动了不少脑筋。”赵安德笑着介绍,看到身边走养殖路致富的人都对自己产品进行了深加工。怎样才能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2013年初,不安分的赵安德扩建了猪圈,他充分利用我县推广沼气池的机会,在养殖场内修建沼气池,实现了养猪业-沼汽的循环养殖模式,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场。
随后,赵安德成立了城口县排山农产品有限公司,从当初单一的生猪销售,到屠宰、销售鲜肉、熏制腊肉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赵安德还积极拓宽自己的销路,与重客隆等超市对接并签订了鲜肉供货合同,同时还把自己的腊肉销到了重庆。
通过摸索,赵安德把握利好政策走出了一条“生态猪”养殖致富路,谈到未来,赵安德充满信心:“接下来,公司将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养殖生态猪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