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不久前,太湖猪在江苏无锡地区唯一的保种场面临拆迁、无处安身,这使得受到国家保护的四个太湖土种畜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近日调查发现,太湖鹅此前已经在无锡绝迹,太湖鸡两年前背井离乡搬到泰州,湖羊的数量只剩下几十只。
不少受访的养殖场主表示,现在到了重新审视太湖土种畜禽市场价值的时候了。去年下半年,无锡市出台的《无锡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中明确将在宜兴设立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本土畜禽。今年在畜牧部门努力下,太湖土种畜禽的保种工作有了初步进展。畜牧部门、养殖场等多方努力之下,太湖土种畜禽能否恢复往日兴旺?鹅回来了,鸡还会远吗?
老一辈无锡人也许会对太湖猪、太湖鹅、太湖鸡和湖羊的美味尚有些记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杂交品种和国外品种的冲击,这些无锡太湖土种畜禽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之前有媒体报道,面临拆迁无处安身的锡山种猪场和宜兴相关养殖场达成初步意向,将猪场搬至宜兴,同时宜兴养殖场从常州引进50只母猪和2只公猪,向上争取创办省级原种猪保种场扩繁该猪种。另外,宜兴杨巷镇一家养殖场在畜牧部门的帮助下,从苏州太湖鹅国家级保种场引进600对太湖鹅苗,着手创建保种场。原本在无锡地区已经绝迹的太湖鹅近期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另外,笔者从江阴顾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无锡地区只有该镇以及周边的个别农户饲养几十只湖羊,保种站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早于几年前消失,湖羊在无锡地区濒临绝迹。另外,在两年前由于城市规划布局,无锡最后一家太湖鸡保种场无锡市祖代鸡场不得不整体搬迁至泰兴市黄桥元竹镇。太湖鸡长期流落他乡存在种群退化的风险。从搬迁那一天起,祖代鸡场负责人潘如芳一直努力争取让太湖鸡有一天能“回家”。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她的愿望仍未达成。
“只有失去才会感到珍惜”
在前不久召开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专门提到要保护好无锡的几大本土畜禽,保障本地畜禽一定比例自给率,重点保护开发太湖猪、太湖鹅等市场价值。
“太湖土种畜禽的肉质好、个头大都偏小、养殖周期长,这造成投入比较高。”宜兴畜牧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畜禽养殖普遍追求快速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但人们感到这些畜禽肉的口感远不如先前的鲜美。当消费者回过头来再去寻找原先肉质鲜美的本土畜禽品种时,却发现它们已处于消失的边缘。
近年来,人们健康观念转变,“吃”的追求向自然、绿色回归,土生土长的地方畜禽越来越让人怀念。宜兴徐舍镇鲸塘生猪良种养殖场负责人陆阿兵在常州地区考察发现,太湖猪的品质很受当地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他认为只要定位准确完全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杨巷镇兄弟养鹅技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志松也认为太湖鹅目前在无锡地区万元难求,一定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陆阿兵和吴志松都是资深的养殖专业户,目前他们已经各自引进了太湖猪和太湖鹅进行保种养殖,打算逐步开拓市场。
保护和开发任重而道远
在采访中,不少养殖场主和基层畜牧部门工作人员都有同感,在上述品种的保护、开发上,需民间和官方合力。
无锡市畜牧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政府已经意识到对上述品种保护的重要性,去年出台的相关行动计划明确在宜兴设立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推进太湖土种畜禽的良种保育工作。现阶段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前期调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对相关保种、开发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
宜兴畜牧兽医站站长汤建卫表示,养殖户长期没有接触过太湖土种畜禽的几个品种,要想建成省级保种场、打出一定的市场知名度起码还要3年时间。
“太湖土种畜禽是无锡本地的优质品种,最能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品种,其它品种无法简单替代,不能说没有就没有了。”祖代鸡场负责人潘如芳说,她退休前曾担任过滨湖区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先后接触过太湖猪和太湖鸡的保种工作,也曾到苏州对相关保种工作进行考察。她总结,设立保种场只是第一步,市场化操作才是这些品种起死回生的关键。目前在苏州地区有很多太湖猪肉的专卖店,价格比市场价高20%,经济效益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