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化德县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统领,紧紧抓住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和北京对口帮扶的历史机遇,坚持“三个转移、三个集中”原则,以实施“三三制”城乡统筹扶贫开发为切入点,将扶贫开发与发展县域经济以及推进“三化两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相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转移式扶贫——让三分之一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农民转移进城变为产业工人
化德县委、政府把培育壮大当地羊驼绒服装产业、合金产业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进行“无土移民”。全县整合生态移民、易地移民、扶贫移民、财政配套等各类资金2.05亿元,先后组织实施了五期“无土移民”工程,建成移民楼64栋,总面积15万平方米,解决了1万多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2013年,投资17亿元建设集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装产业园。同时依托羊绒絮片服装、合金两大县域特色产业为进城农民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对进城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进城农民“有业可就”“有事可做”。为解除定居移民的后顾之忧,县委出台了“四个不变”优惠政策:移民子女进城上学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不变;移民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农保政策不变;移出后原承包的耕地、草地、林地经营权、宅基地产权、受益权不变;移民的父母随子女进城后原享受的农村低保待遇不变。目前,全县从事服装、合金等非农产业的人数达到3万人,年人均收入达到3.8万元,是从事原农业生产收入的4-6倍。到2017年,力争将全县50%的农村人口(约2.4万多人)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开发式扶贫——把三分之一有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农牧民转移到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从事高效种养业
该县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的原则,整合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将自愿发展高效种养业的能人、大户、种养能手,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转移,重点打造58个中心村,发展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和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日光能温室830座、塑料大棚1200多座,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5万亩;种植蔬菜7.5万亩,马铃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中覆膜马铃薯10万亩),建成牧场式奶牛园区8个、标准化肉羊养殖示范村55个和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肉羊规模养殖场28处;建成规模养猪场10处、肉(蛋)鸡场(小区)9处;引进蒙草、云天化等龙头企业30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98家,初步形成马铃薯、蔬菜、肉羊、生猪、肉鸡、奶牛、特禽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使7000多农户、近2.5万人,年人均收入达到8100元。目前,全县已撤并30户以下的自然村64个,建设中心村20个,全县自然村总数由原来的355个减少到现在的291个。同时,对整合撤并后的自然村、废弃村落进行整治,恢复草场3500公顷,复垦土地315公顷,通过空间置换、增减挂钩等途径,争取了建设用地指标51公顷,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保障式扶贫——将三分之一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集中入住幸福院供养起来
近年,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转移进城,村里出现了许多鳏寡孤独老人,该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市委、政府“先行先试先为”的决策部署,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与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幸福院按照“广覆盖、扩规模、增数量、保基本、强功能”的思路,将农村60周岁以上鳏寡孤独老人和有生活能力、无生产能力的贫困老人搬迁到互助幸福院入住,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集中供养起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中居家养老的新路子。目前,全县累计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37所,解决了4100户、7000多名无生产能力、有生活能力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2013年新建改扩建互助幸福院20处,1500户,可入住2000人。同时,把城镇60岁以上下岗职工、城镇鳏寡孤独弱势老人纳入了集中养老范围,在条件和环境相对优越的城乡结合部,规划新建城乡互助幸福院1所,吸纳城镇鳏寡孤独老人150户、270人。力争到2015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
实践证明,化德县“三三制”扶贫开发模式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增收,同时也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可以说,化德县找到了一条符合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