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内蒙古多伦县:梁希森从房产老板到土豆大王

发布时间:2013-10-14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从山东来拉货的经销商老马告诉记者:“这个新品种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奇高!用它做种子的农民,平均亩产都在4000公斤以上,最多的超过5000公斤。今年乡亲们盯着要这个品种,我早早就赶来进货了。”

 

内蒙古多伦县:梁希森从房产老板到土豆大王

希森集团在多伦基地扩繁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希森3号”。

  塞上秋来,内蒙古多伦县又迎来牛羊肥美的丰收年。同样大获丰收的,还有近几年刚兴起的马铃薯种薯。

  30岁的农民朱建新今年第一年种,就赚了个盆满钵满:600亩种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地头收购价每公斤1.7元,总收入350多万元。

  从山东来拉货的经销商老马告诉记者:“这个新品种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奇高!用它做种子的农民,平均亩产都在4000公斤以上,最多的超过5000公斤。今年乡亲们盯着要这个品种,我早早就赶来进货了。”

  这个让薯农和经销商发家致富的马铃薯新品种,叫“希森3号”。选育出这个新品种的,是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其掌门人,是58岁的梁希森。自2001年至今,希森集团已经培育出18个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包括富含花青素和多酚的彩色马铃薯。

  鲜为人知的是,梁希森这个一说起土豆就“来劲儿”的山东大汉,曾经是名噪一时的房地产大亨;为坚持把马铃薯育种搞下去,他一度被逼到卖车、卖房、借高利贷的地步。

  中国马铃薯产业落后,问题出在种薯上

  时间回到1999年,北京著名的玫瑰园别墅因经营不善被破产拍卖,梁希森成为其新主人。之后楼市回暖,玫瑰园身价倍增,他以20多亿元的身价入选“胡润排行榜”。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梁希森却在房地产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转行,改做马铃薯育种。

  事情说来偶然。梁希森收养的小女儿喜欢吃薯条,他经常带她去肯德基、麦当劳。一次,看女儿吃得那么过瘾,他忍不住问服务员:“这薯条这么好吃,是用啥土豆做的?”服务员回答:“都是进口的。中国的土豆品质太差,不能用。”

  “堂堂一个农业大国,吃个土豆还要进口?”梁希森听了很不舒服,回到家就找人帮他查资料。了解之后,他更觉不平: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000万亩,排名全球第一;但却因为没有好的脱毒种薯,平均亩产不到1000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1/3,在全球103个种马铃薯的国家中排名93位。

  “脱毒种薯这么关键,怎么没有人搞呢?”梁希森感到奇怪。原来,脱毒种薯的选育、扩繁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缺少政策扶持,一般企业不敢冒险。

  “别人不愿搞马铃薯育种,我来搞!”经过调研论证,他暗下决心:“从育种做起,把潜力巨大的马铃薯产业搞上去!”

  梁希森之所以下这个决心,还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他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个弟弟被饿死,他9岁时就流浪到河北讨饭,所以深知粮食的重要性。

  他坦言,自己打心眼里喜欢农业,做房地产赚钱就是为了帮农民兄弟把农业和农村搞好。在他眼里,中国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为这个大家庭尽责。“种子是农业的命根子。我国一多半的土豆产区分布在土地贫瘠的老少边穷地区,培育优质高产种子,总得有人干吧?”

  有困难咱不怕。发达国家能搞好的事,中国为嘛搞不好?

  2001年10月,梁希森从山东农业大学招了6个大学毕业生,租地、买设备,依靠他们搞起了脱毒种薯“研发”。由于这几个大学生没有育种经验,“研发”搞了一年多颗粒无收,梁希森投的6000多万元全打了水漂。

  “一回不行两回!”2002年3月,经朋友介绍,梁希森找到了我国著名马铃薯育种专家孙慧生教授:“你有人有技术,我有资金,咱们干脆两家变一家、一块儿使劲,把中国的马铃薯育种搞上去!”

  “不是我给你泼凉水,马铃薯育种可不像搞房地产那样能赚钱,弄不好会把老本赔进去!”与马铃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孙慧生深知育种的艰辛,她告诉梁希森,马铃薯育种可谓困难重重:杂交的成功率极低,很多专家搞了一辈子都没育出一个好品种;所需时间忒长,一个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得七八年;马铃薯育种必须在专门的人工环境下进行,脱毒和种苗扩繁车间比制药的标准还严,是个绝对烧钱的活儿……

  “孙教授,有困难咱不怕。”梁希森说,“发达国家能搞好的事,中国为嘛搞不好?以前搞不好是咱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不可能搞不好!”

  “梁总,这事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你放心,我梁希森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马铃薯育种搞出个名堂!”

  于是两人兵合一处,向马铃薯育种进军。

  能培育出这么多好品种,不仅是企业的福气,更是全中国人的福气

  在孙教授指导下,梁希森先投入7亿多元,在山东乐陵建了第一个现代化的马铃薯育种基地,包括无菌种薯脱毒、组培育苗车间、地下人工智能气候室,和3万平方米的超大恒温库、230个无土栽培防蚜大棚。2008年,他又投资6亿多元,在北京延庆建了总面积30万多平方米的第二个育种基地。

  此后,他不惜重金,从世界各地高价购买马铃薯优质品种,贮备种质材料2100多份,建成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

  硬件齐备,梁希森便和孙教授的研发团队一起,一天到晚蹲在人工气候室内,边学边干,全身心投入马铃薯育种。

  他们先选择优质的父本、母本,进行人工强制授粉;授粉后的马铃薯结出龙眼大小的浆果,每个果子里有几百粒比芝麻还小的籽儿,得小心翼翼地用牙签一粒粒拨出来,种在不同的花盆里;几个月后,便结出鸡蛋大小的马铃薯。同一个浆果里的籽儿为一个杂交组合,为提高成功率,通常都是几百、上千个杂交组合同时进行。

  第二年春暖花开,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在乐陵继续搞杂交授粉;另一路带上杂交结出的马铃薯,到海拔高、风速大、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内蒙古商都县,进行大田栽植、选种。

  到了秋天,他们把数万株马铃薯刨出来,按照“薯型好、产量高、口感好”的标准,一株一株地对比、挑选。一般情况下,一个组合的几百株马铃薯中只有一两株符合标准,其余的全部淘汰;来年春天,再把优选的“好土豆”种下去,到秋天再 “百里挑一”;第三年春天,再把优中选优的几颗土豆种下去。运气好的话,秋天收获时可能选出一个或几个符合预期的新品种。

  之后是茎尖脱毒。脱毒后种苗扩繁到一定数量后,再移栽到防蚜大棚里进行无土栽培,结出的就是马铃薯原原种。

  在乐陵和延庆两个基地培育出的原原种,再拿到内蒙古进行大田扩繁,第二年收获的二代种薯,就可以卖给农民做种子了。

  “我原来也预料到马铃薯育种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梁希森说,“可能老天爷被我们的诚心感动了,在一个杂交组合里面就发现了黄、红、紫3种颜色的优质品种,我和孙教授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

  据介绍,目前希森集团已经培育出18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其抗病抗旱能力、产量和品质一点不比洋品种差。其中,黄皮黄肉的菜薯“希森3号”、“希森4号”已通过国审,开始大面积推广;紫皮紫肉、富含花青素和多酚的“紫玫瑰1号”等品种,正在进行区域种植试验。

  “‘紫玫瑰1号’的花青素含量只比蓝莓略低,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目前在全球是独一份儿!” 梁希森既自豪又高兴,“能育出这么多好品种,不仅是企业的福气,更是中国人的福气!”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