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养蟹“土专家”

发布时间:2009-11-10  来源:宜兴日报
摘要:“35岁,带动500农户养蟹,年增收100多万元。”这三个不同寻常的数字,和新建镇南塘村普通农民徐云中联系在了一起。靠着1万元起步养殖河蟹,并在国内首创“蟹池微管增氧”技术,徐云中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养蟹“土专家”。

       “35岁,带动500农户养蟹,年增收100多万元。”这三个不同寻常的数字,和新建镇南塘村普通农民徐云中联系在了一起。靠着1万元起步养殖河蟹,并在国内首创“蟹池微管增氧”技术,徐云中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养蟹“土专家”。

  9年前,新建镇兴起河蟹养殖,时年26岁的徐云中也学着养起了河蟹。然而头两年,他和同村的几家养殖户都遭遇了“当头一棒”:从外地购进的蟹苗死亡率较高,回捕率低,效益明显不如外地的养殖户,向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咨询后才得知,外地购进的蟹苗,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于是,徐云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自己的蟹苗来。

  一晃就是3年。这3年中,徐云中不断自我“充电”:各级举办的河蟹养殖技术培训班里经常有他的身影,镇里每次组织养蟹户到外地参观学习,他总是第一个报名。而且每年的2至5月,他都要自费到如东、启东等地的蟹籽培育地,日夜观察蟹籽的孕育过程,人为此瘦了一圈又一圈。2004年5月中旬,他从外地带回了第一批优质蟹籽,并亲手在自家的池塘里培育出了第一批蟹苗。当年,他养殖的成蟹效益就达到了亩均1500元,其中仅蟹苗自育自养就比从外地直接购进亩均节本100多元。他的河蟹养殖规模也从起初的8亩扩大到了40亩。

与此同时,每年高温季节的蟹塘缺氧死蟹问题,也是徐云中扩大养殖规模的“拦路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云中从鼓风机吹气送氧的原理中得到启发,开始在自己的蟹塘边架起鼓风机,摸索向池塘增氧的办法。经过反复试验,从起初的向池塘水面表层增氧到向池塘底部增氧,他成功摸索出“蟹池微管增氧 ”方法。这一新技术填补了国内蟹塘增氧技术的空白,不仅在全镇推广,而且被南京农业大学推广到了陕西、内蒙等多个省和自治区。

  如今,在徐云中的带动下,已有500家养蟹户跟着他学起了蟹苗培育和蟹池增氧技术。而徐云中也毫无保留,义务为乡亲们提供技术、市场信息、补购蟹籽等服务。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