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庄余锋:海上育鱼“土博士”

发布时间:2009-07-17  来源:农村网
摘要:庄余锋凭着自学钻研,他摸索出“斜带石斑鱼的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繁育技术”,获得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同年被列入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现在他的鱼苗除了销往内陆省份,还销往东南亚各国。
         走在深圳南澳海面漂浮不定的渔排上,40岁出头的庄余锋行走自如,虽然右腿残疾,在20厘米宽的木条上,他站如钟、走如风,因为这2000平方米的渔排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这里有着与他十年来相濡以沫的两万条各种鱼母(指产卵的母鱼),还有条不算名贵的小狗。小狗日日夜夜守护在渔排上,目睹了主人从零起步、自学钻研育鱼技术的每一个脚印。 

         1988年7月27日,庄余锋从陆丰老家带了几包烟、几十块钱,怀揣着梦想就来到了深圳。他比别人不幸,因为两岁时曾患过小儿麻痹症,右腿留下了残疾,还因为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三年零一个星期就不得不辍学。来到南澳第二天,他就跟着哥哥在市场卖鱼,“吃了不少苦。”但庄余锋说自己很幸运,凭着自学钻研,他摸索出“斜带石斑鱼的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繁育技术”,获得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同年被列入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现在他的鱼苗除了销往内陆省份,还销往东南亚各国。对此庄余锋腼腆地说:“没有什么,赚点小钱过日子,我就很满足了。” 

         之所以从卖鱼转而钻研育苗技术,庄余锋说,因为名贵鱼类的价钱较好,1997年,他在海上拉起渔排做起网箱养鱼。但当时国内缺乏育苗技术,很多鱼苗得进口,他为此跑遍日本、马来西亚和泰国寻求鱼苗。“既然有苗,肯定有卵,能不能让鱼卵孵出小鱼、降低成本呢?”庄余锋开始时常蹲在网箱边观察鱼的习性,有时“半夜爬起来想”。最初,庄余锋采鱼卵用的是“杀鱼取卵”,结果得不偿失。他又试着使用催卵剂,可鱼母产卵后经常会死去。反复琢磨后,庄余锋研发出配方,在鱼母的背脊上注入催卵剂和安胎剂,根据水温变化判断鱼卵孵化时间。2000年,他终于成功孵化第一批“母子平安”的小鱼苗。 

         “没人教过我什么技术,可我上的是‘社会大学’。”如今,他的养鱼场作为国家科技部“海洋863计划”示范基地,每年都有中山大学学生前来实习,还有一批批的研究人员慕名前来参观。只读过三年小学的庄余锋也由此被大学生们称为育鱼“土博士”。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