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海南文昌市锦山镇:养甲鱼成就千万财富

发布时间:2012-06-15  来源:cctv
摘要:养甲鱼成就千万财富

  这里是海南省文昌市锦山镇的一家甲鱼养殖场。画面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主人公张秀芬。为了减少对甲鱼的惊扰,她的甲鱼塘五六年都不干一次塘,要出售甲鱼的时候,就像这样用网来拉。用网拉甲鱼,速度一定要快,因为甲鱼很容易钻到水底的淤泥里。十几分钟后,甲鱼马上就要出网了。

  张秀芬:都快看!大甲鱼出来了!快!出来了!抓一个大的!

  记者:这个长了多少年了?

  张秀芬:这是七年的。

  记者:七年的甲鱼?

  记者:像这个卖的话得卖到多少钱?

  张秀芬:七年的580一斤,八年的就680一斤了,十几年的就更贵了。我这是时间就是金钱。

  张秀芬的甲鱼要靠自己捕食塘中的小鱼小虾,这让它们更加凶猛有力。

  张秀芬:很凶,很厉害。你看,你看这个头,一下子抓起来了。

  记者:这么轻易就抓起来了?

  张秀芬:很有力气,很有劲儿。

  记者:好拿下来吗?我扯一下。

  张秀芬:小心。

  记者:劲儿好大,不好用。

  张秀芬:这个甲鱼越大以后它很绅士的,它要走不是小的甲鱼那样走,它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很绅士的。

  张秀芬很兴奋,因为今天她要给两家酒店一共发出上百只甲鱼,这批七年的甲鱼将给她带来三十多万。而在甲鱼场里,还有一批被张秀芬视为无价之宝的甲鱼。

  记者:这个是长了多少年的?

  张秀芬:十四年了。

  记者:这个长了十四年了?那我怎么看那个比这个还大呀?这个七年的。

  张秀芬:这个是公甲鱼,公甲鱼长得快。你看,但是也能看出,上面有很多的黄点,黄点。

  记者:这个黄色的?

  张秀芬:黄色的。这是时间久了以后才会出现的。

  这种十四年的亲甲鱼非常凶猛,对张秀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她曾经在三年赔光五百万的困境中,做出了一个没人想做也没人敢做的决定,就是这个决定,让她靠着当时仅有的五千只母甲鱼谷底翻身,成就千万财富的同时,也成为了别人眼中一个气场十足的女人。

  梅卡丽:不敢看她的那双眼睛,好像一眼能看穿你的心里怎么想的,比较有杀伤力。

  王建伟:我俩性格不一样,我比较平和一点,她脾气比较冲,俩人整天吵。

  张秀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采访的第二天下午三点,天气骤变,下起了暴雨。突然,一辆警车开进了基地,下来一批便衣警察,对张秀芬的甲鱼进行拍照,测量,并对张秀芬做了笔录。整个过程中,张秀芬的脸上始终没有任何表情。

  记者上前询问,这些人仅告知他们是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刑警大队的办案人员,拒绝透露其它情况。张秀芬的甲鱼场并不在秀英分局的管辖区,便衣刑警的突然造访究竟所为何事呢?

  经过协调,记者从文昌赶赴海口,对办案刑警进行了采访。

  邱鹏:去年的12月31号,我们辖区的东山一个养殖场里面被盗了一批价值三十多万的世界级稀有动物,叫斑点池龟。

  经过进一步沟通,记者采访到了此案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孙某。

  养甲鱼的张秀芬为何会卷入一桩世界珍稀龟种的失窃案?张秀芬四十岁下海创业,从事高科技行业,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产值过亿,如今她的甲鱼又以高出周边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走俏市场,年销售额上千万,她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今年57岁的张秀芬,老家在山东潍坊,原来是一名记者。1993年的一天,张秀芬接到了一个报道任务,就是这次工作让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这就是张秀芬当时报道的应用于印刷领域的激光照排系统。她预感到这种技术将很快取代原来的铅字印刷。张秀芬迅速办理了辞职手续,凭借自己的人脉优势,很快就拿到了激光照排系统的代理权,并说服丈夫王建伟一起下海,奔赴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海南。1996年,张秀芬的科技公司实现了产值过亿,开始考察新的项目。

  1997年,一批来海南投资的外地人引起了张秀芬的注意。

  张秀芬:一般台湾来的规模大一些,再就是浙江,还有湖南,也有来投得比较大的。

  李甲:台湾过来,还有湖南那边、汉寿那边,都涌到海南岛来了。

  让众多投资商一致看好的正是甲鱼养殖。九十年代初,以江浙一带为核心,全国掀起了甲鱼热,行情最好时达到了两百多元一斤。当时,内地采用传统的外塘养殖,甲鱼一般三年才能上市,海南表现出了它独有的气候优势。

  记者:多长时间往外卖?

  陈佚利:大概就是一年半,就是六七月份的苗到第二年的时候十二月份,十月份就卖掉。

  叶世文:一般都是十六七个月就可以卖了。

  当时,海南甲鱼产业刚刚起步,农户们都是按着养鱼的方式零散养殖,不少内地的投资商把目光转向了海南。一向胆子大、步子快的张秀芬决定趁势而上。

  张秀芬:如果我们就是一期十万只或者一期二十万只把它投进来,我们把它养上两年出去,投资就收回了,想得很多,想得很宏伟,很好。

  1998年,张秀芬投资500万,包下200亩地,从浙江请回三个技术员,又一次性进了30万只甲鱼苗。原以为万事俱备,一年半以后甲鱼就可以上市,可不到半个月,甲鱼苗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

  白希利:当时养鳖,就是台湾人,还有浙江人,也是走得走,赔得赔,都没坚持住。

  想象中养殖甲鱼的黄金地带,却让众多投资商陷入了养殖怪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每格面积24平方、水深50公分的小池子是甲鱼的幼苗池。1998年的时候,每个池子的甲鱼苗数量都高达5000只。

  记者:当时捞上来能有多少?

  李爱民:当时捞上来,这个一捞上来,随便都有50只。现在这个密度就比较稀了。当时我们刚开始,没有技术,技术员都是采用浙江的模式。

  海南的夏天气候炎热,由于水浅,甲鱼无法躲避高温和强光,再加上密度过高,一旦有甲鱼患病,会迅速感染整塘的甲鱼。2001年,张秀芬的甲鱼场面临倒闭的危机。

  张秀芬:三十万只蛋一共剩了五千只母甲鱼,最后三年时间我五百万打了水漂。那个感觉,当时什么感觉?就好像是你就想哭都没眼泪。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是靠着从三十万只甲鱼中存活下来的五千只母甲鱼,张秀芬不仅站了起来,还创造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财富。

  2001年,很多内地投资商对没有现成技术的海南失去了信心,纷纷撤退了。此时,等待海南甲鱼产业的是一轮更大的冲击。这一年,内地温室甲鱼开始兴起,温室甲鱼七八个月就可以上市,大大短于海南外塘甲鱼的养殖周期,一时间让众多海南的养殖户破产倒闭。

  陈佚利:我养那么久,最少亏了一百多万。你要送一万个苗,我都不想搞。

  记者:不想搞?

  陈佚利:不想搞。不是我,你到谭牛那个地方,养殖户那么多,你送谁谁都不想要。

  养殖户:价钱很低了,二十多块,养了两年,二十多块。

  海南的甲鱼一下子成了个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想碰。就在这时候,有一天,张秀芬突然召集员工开会。会上,张秀芬宣布,甲鱼要接着养,并且五年内只养卖。话音刚落,会场一下子炸开了锅。

  李爱民:当时我也反对这种做法。一个是全海南没有这么养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毕竟当时有专业技术人员都搞不好。

  王建伟:当时内地没有,海南更没有,确实有风险。假如说,你试上三五年还是失败,不光是钱的浪费,同时也是时间的浪费。

  你一句,我一句,半个小时都快过去了,张秀芬想插句话都插不上,尤其三个技术员,反对的声音越来越高,张秀芬彻底不耐烦了。

  张秀芬:我一股火上来,我当时拍了一下桌子,我就拍了一下桌子,我说,你养也是死,我养也是死,干脆我也不用你养了。

  张秀芬把技术员全部辞掉了,这下彻底没人说话了。甲鱼养两年都养不活,张秀芬却要养上五年而且不卖,这到底算的是哪门子账呢?

  张秀芬:你们都在比着要时间,我六个月、七八个月养成,我一年养成。我说,你们比时间去吧,我不比时间,我把脚步放慢,回归自然,我把它的质量搞起来。

  原来,经过市场调查,张秀芬发现,温室甲鱼正在把甲鱼产业带入一个追求速度、忽视质量的时期,她决定抢占高品质高龄甲鱼的市场空白。可张秀芬一个门外汉,到底要怎么养甲鱼呢?

  2001年4月,张秀芬又投资300万重新起步。原来仅剩的5000母甲鱼,历经磨难后,反而有了很强的抗病能力,并且已经到了可以产蛋的年龄。有了种苗,张秀芬决定靠自己踩出一条在海南养甲鱼的路子。

  张秀芬:千年王八万年龟,怎么养起来就不经养了,我就想,这甲鱼在海南岛的话,我觉得那老百姓他们这个鱼比甲鱼还不容易活,海南凡是养鱼的,他的池子都挺大,而且相对还比较深,我思想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完全可以变,另辟蹊径,另一种方法养。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