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盖起的一栋栋精致的“虾楼”,成了一道靓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色。
昨日,新会大鳌镇百倾村虾农林丙申价值30万元的“虾楼”正在紧张装修。在他“虾楼”的两旁和对面,已经有数十栋精巧别致、三层高的“虾楼”,而全镇这两年新盖的楼房中,有70%是“虾楼”。
水乡大鳌,四面环江,水产养殖业非常发达,去年,水产养殖的收入占了该镇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10年来,虾农们通过养殖南美白对虾,搭上致富“动车组”。去年该镇水产养殖面积1.6万亩,产值32659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新会各镇(街)中名列前茅,达7910元。养虾致富的虾农们在乡间盖起了一栋栋别墅,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虾楼”。
大鳌全镇约有30多位农户采取参股形式经营虾场,基本遍布镇里16条村。去年,大鳌镇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达12320亩,全镇约2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过万人从事与“虾”有关的行业。
“虾楼”里的现代农民
走进百倾村养虾专业户刘培胜家里,记者看到的是一座极具现代风格的别墅:游泳池、篮球场、桌球室一应俱全。“这是我们村最漂亮的虾楼,主人是镇里数一数二的养虾大户,他有虾场1000多亩。”村干部吴炳友带记者走进“虾楼”。
说话间,刘培胜已经沏好一壶茶,此时接近上午11时。“1998年,我在镇上做橡胶生意,看到别人养虾,我拿出两三万元承包了30亩‘试水'。”刘培胜说,养虾带来的利润很可观,而他也因此“越玩越大”,2001年扩大到100多亩,现在发展成1000多亩。管理如此大规模的虾场怕不怕分身乏术?看着记者一脸疑惑的表情,刘培胜笑了:“没什么大事,打几个电话就行。”
“管虾场不一定要亲力亲为。他的虾场有的是儿子打理,有的是与人合股,有的是请人管理,总之,不用自己干活,打个电话指挥就行了。”村干部麦社洪说,养虾被当地人称为“玻璃生意”,一造虾能赚回一栋楼,也能赔掉一栋。很多人想赚钱,但承担不了如此高的风险。于是,村里一些像刘培胜这样的大户,出资承包虾塘,请镇上缺少本钱和风险承受力的农户“以劳力入股”管虾,一造下来就可以三七分成。这样的做法,带动了一批农户走上致富路。
据悉,像刘培胜这样采取参股形式经营虾场的现代农户,全镇约有30多位,基本遍布镇里16条村。去年,大鳌镇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达12320亩,不断壮大的水产养殖业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镇上出现了饲料公司、水产药品、专业“刮虾”、专业搭虾棚、海水运输、“虾中介”等新行业。全镇约2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过万人从事与“虾”有关的行业。
2009年高峰期,每天仅到大鳌镇运商品虾的运输车就有近50台,日出虾量约50吨。全镇16个村的集体收入约6800万元,其中大鳌尾村集体收入最高,有600多万元。
20年变化翻天覆地
来到新联村,村道上一排排修葺一新的三层农村别墅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村口,村民梁财金2007年盖起的一栋三层高的“虾楼”,有时尚的罗马柱、光亮可鉴的外墙瓷砖。看到记者来,梁财金非常豪爽地带着记者进屋喝茶聊天。“我们村有50%的村民是虾农,有9成的新楼都是虾楼,其中七八成的虾楼是我这个档次的。”梁财金笑眯眯地说,“我去年养虾赚了10万元,这在村里只不过是中等水平。”
在大鳌镇,村干部带头养虾早不是新鲜事。新一村党支部书记冯群光与朋友合股养了100多亩虾,“我们村里有八成以上的村民养虾或从事与虾相关的工作。”他自豪地说。
大鳌农办副主任冯景豪向记者描述了20年前的大鳌:“这里是孤岛,农民们主要种水稻、甘蔗、香蕉,交通不便,农民很辛苦,却比邻近镇的农民都穷,人都说最穷‘大鳌尾'。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们开始尝试养罗氏虾,一部分人赚到了钱。1999年,政府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不少农民通过养虾走上了致富路。去年高峰期,每天仅到大鳌镇运商品虾的运输车就有近50台,日出虾量约50吨。全镇16个村的集体收入约6800万元,其中大鳌尾村集体收入最高,有600多万元。”
“大鳌的养虾水平整体较高,这在整个珠三角是出名的,它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地理环境优越,这里四面是江,有大量的优质水源;二是管理体制,整个大鳌的所有村委会是一级核算,村委会有资源有钱,管理虾场十分规范,村村有完善的排灌系统,排河和灌河分开,避免了养虾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这样的虾场病害少。三是一批带头人利用民间经济合作形式带动散户养虾,带动村民走致富路。”曾在大鳌镇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9年、现任新会区科技局局长的何卫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