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室内“北极圈”食用菌大王--叶进

发布时间:2010-03-03  来源:《海峡都市报》
摘要: 在2007年,叶进砸了2000万进行菌草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如今已经取得不错收益,年产杏鲍菇1500吨,今年产值逼近1亿元。

       人物档案:叶进1963年出生,高中毕业,天新(福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平市人大代表。

  创业语录:无论是企业或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并坚持到底,才能超越别人。

  N本报记者林可文/图

  核心提示:

  员工们都叫他“老师”,可是他的学历只有高中。他传奇般的创业经历被手下津津乐道。

  让传统农业与科学技术、品牌管理成功“嫁接”,原本杏鲍菇一年只有40多天的生长周,叶进依靠人造“北极圈”,一年365天都可让菇自由生长,此项技术全国独创。

  创业初始连遭挫

  高中毕业后,叶进被分配到南平市蔬菜公司当营业员,他跑遍大江南北,对各地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了如指掌。

  转变从1990年开始,那年蔬菜公司进行改制,叶进被迫下海创业。摆摊子、开饭店、包工程,没有资金、缺少经验的他在创业初期以20万元起家,却四处碰壁,接连经历挫折。“最惨的时候亏光了所有积蓄,欠了几十万元的债。”叶进说,他当时并不服输。

  靠着执着和坚韧,叶进坚持继续创业尝试。1996年是他创业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的项目十有九亏,最惨的亏过百余万,但1996年以后,他每上一个项目,都取得了不菲的收益,几乎没有亏过。

  如今,叶进成了闽北的菜篮子“管家”。他成立了天新(福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拥有8个子公司,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种植、物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拥有反季节蔬菜、礼品西瓜等多个基地,集团年交易收入超过12亿元。如今叶进的基地带动了周边几百个农户实现就业。

  建瓯的葡萄、茫荡山的反季节大白菜、顺昌的西红柿,还有三明的蘑菇、福鼎的槟榔芋、屏南的花菜……在南平天新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里都可找到它们的身影,闽北农民种植的果蔬,一年有近十万吨经市场销往省内省外。

  叶进说,当时许多朋友反对他建蔬菜批发市场,可能是难以割舍的“蔬菜”情结,他不顾朋友反对,凑钱投资建市场。2001年,叶进带头筹资建立起了南平天新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去年,批发市场销售额超过6亿元。介入蔬菜批发领域后,叶进把目光瞄向了农业生产和零售,打造整条农产品产业链。

  让食用菌365天茁壮成长

  与食用菌结缘,叶进自称是误打误撞。2005年,他去顺昌喝喜酒时,听说当地有人用空调来种菇,给他极大触动,于是他在第二天便跑到顺昌种植基地一看,发现确实效果不错,但管理没到位,产量一般。

  叶进给农业部写了封信“求教”,要求把食用菌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专家推荐给他,当时农业部推荐了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他是世界菌草技术的发明者。

  食用菌种类繁多,叶进最终选择了杏鲍菇,这种菇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大城市卖得很火,且在日本也有一定市场。

  此后,叶进便与林占熺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一起搞食用菌基地建设。他受到空调养菇的启发,在其基地打造了一个“北极圈”,模拟北极极寒的天气。由于食用菌需要生长在极寒的环境中,叶进与专家们研究出臭氧发生器,制造出人造臭氧。“以前食用菌的生长期都在冬季,生长期一般为四十多天。”叶进说。

  走进叶进的食用菌基地,记者感受不到工人们的忙碌,种植人员只要看看生长室内温度,或看看菇有没生病就行了,科学化管理不仅精简了人员,也减少了工作强度。

  在2007年,叶进砸了2000万进行菌草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如今已经取得不错收益,年产杏鲍菇1500吨,今年产值逼近1亿元。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