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重庆黔江区:高山移民的庭院“生钱术”

发布时间:2012-07-13  来源:重庆日报
摘要:“这几天夏蚕就要发种了,得看好,这可是两万多的收入哦。”自从2007年从海拔1100多米的山上搬迁到移民新村后,姚世祥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庭院经济”,依靠养蚕致富,仅今年春蚕的纯收入就近两万元。

  7月9日,当记者来到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时,村民姚世祥正在自家的蚕房里查看蚕种。

  “这几天夏蚕就要发种了,得看好,这可是两万多的收入哦。”自从2007年从海拔1100多米的山上搬迁到移民新村后,姚世祥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庭院经济”,依靠养蚕致富,仅今年春蚕的纯收入就近两万元。

  几年下来,姚世祥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还将两个儿子送进了大学,家里也建起了三层楼的砖房。

  而在搬迁前,姚世祥和许多中元村的村民一样,在高山陡坡上苦熬,一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

  在农村,大多农户都有一方庭院,小小的庭院在中元村如何变成村民的“聚宝盆”?记者在中元村村主任庞友均的引领下一探究竟。

  山高坡陡,村民买东西要“两头黑”

  “在搬迁以前,中元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除了一、二、三组地势相对平坦,居住环境较好外,其余四个组都处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而且都不通公路。”庞友均告诉记者,特别是六组的68户村民,全部住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买个东西都要‘两头黑’”。

  “两头黑”是对村民生活艰难最形象的描述:他们生活的高山地区,耕种的土地大都是超过25度的坡耕地,保水性和保肥性极差,产量极低,甚至不够自己填饱肚子。而要购买基本的生产生活物资,村民们需要跋山涉水,步行到15公里外的团坝子,一来一往,光路上就得花8个小时。

  “天没亮举着火把出门,中午在集市把苞谷卖了买袋化肥,扛回村子时天已经黑尽,这就是‘两头黑’!”庞友均还记得,六组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凌晨从家里出发,到团坝子买了东西返程,却再也没有回到家中――他在回家的路上因劳累过度猝死,几天之后才被人发现。

  在“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高寒地区,如何才能让这些遭受贫穷折磨的村民走出困境,曾是让当地干部群众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高山移民,村民住进山下新房

  “山高坡陡,农民居住又分散,修路架桥代价太高,只有把他们搬下山来集中居住,才能让他们逐步脱贫。”石会镇镇长郎军文介绍说,根据区里的统一安排,石会镇政府决定动员中元村四组至七组的村民从高寒地区搬迁至一至三组所在的左家塘,“左家塘地势平坦,交通条件较好,距石会镇场镇也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

  从2007年10月开始,黔江区有关部门投入了100多万元,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起了移民新村,中元村六组的大部分村民和四组部分村民开始搬下山。目前,在中元村已建成的一期移民安置点里,已住有75户高山移民。据庞友均介绍,二期的移民安置点已经规划,将从余留的高山村民中再搬迁60户。

  “原来住在高山上,肩挑背磨穷得很。现在吃的是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看病、娃儿上学都方便得很……”庞友均说。

  从高山上搬下后,居住环境改善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搬迁后,村民失去了懒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存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产业配套,贫困村成为扶贫“示范村”

  村民搬家初期的喜悦,很快被生存的压力所代替。这样的压力,也成为当地干部一块沉甸甸的心病。

  “要想移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就必须进行产业配套,解决村民的生存、发展问题。”黔江区扶贫办主任刘正军介绍,但在中元村这样一个山高坡陡、缺水少地的地方,又该发展何种产业呢?

  “我们根据中元村雨量适度、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为它量身订做了配套产业。”刘正军说,这里应该以发展蚕桑为主,同时种植银耳、养殖生猪、发展乡村旅游――这些产业占地少,大多在庭院就可以发展,可称之为“庭院经济”。

  在中元村移民搬迁的同时,黔江区引进了双河丝绸等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鼓励农民养蚕桑,再由公司以每公斤最低32元的保护价收购。去年,中元村产出蚕茧1630担,实现销售收入近150万元。不少像姚世祥这样的高山移民依靠“蚕宝宝”捧回了“金元宝”。

  姚世祥在养蚕上尝到了甜头,今年49岁的廖家碧则靠村里引进的银耳产业发家致富。

  廖家碧并非自己种植银耳,而是在村里引进的银耳种植基地里打工。“不需要多少技术,一般人都可以做,每天的工资是70元,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廖家碧告诉记者,一年下来,她的收入也有2万多元。

  正是通过高山移民和发展“庭院经济”,中元村村民摆脱了贫穷的困扰。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人均收入更是从2005年被列为市级贫困村时的1448元,增加到去年的6699元,6年时间增加了5251元,成为市级扶贫“示范村”。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