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模式就是奶牛养殖小区,这是目前我国奶业的一种过渡形式。政府或企业租一块地盖牛舍,农民租一个牛舍在里面养,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挤奶,这又是一种进步。
第三种模式就是政府鼓励适度规模化的牧场,它需要大量投资,可能水平很高,但投资很大,目前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这三种形式,在奶价上是有差别的,以质论价,确保了养殖户和企业能够公平地得到自己的利益。
记者:我国一头成年奶牛一年的产奶量平均为5.5吨,而发达国家一头成年奶牛一年的产奶量平均为10吨,差距还是挺大的,从养殖和技术角度,我们应该如何提升?
李胜利:这是实际情况,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从育种上看,发达国家奶牛育种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奶业相对还非常年轻,也就二三十年,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良种普及率上,和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差距的。
第二,从营养方面看,我国只是在近5年才有比较好的优质牧草在全国大面积使用。原来养牛基本上都是靠秸秆和一些低品质的牧草,高品质的优质牧草普及率不高。奶牛高产基础是营养与饲养管理,因为优质牧草使用率较低,所以产奶量也不高。但是这些都在改变,比如,农业部正在推行的“振兴奶业,发展苜蓿行动”,就是鼓励适合种植优质牧草的地区大力种植苜蓿,给奶牛提供优质粗饲料,只有用了优质牧草,奶牛的单产水平才能稳步提高,企业效益才能得到保障。如按照这种饲养方式从事奶牛养殖的北京三元绿荷奶牛中心,奶牛平均单产已经达到11吨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第三,从疾病控制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差距,这也是影响产奶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据了解,2013年中国生鲜奶产量和乳制品需求量仍将增长,乳品加工企业对生鲜奶的需要量可能高达3000万~4000万吨。面对这么大的市场,面对社会工商资本介入奶牛养殖等环节,您有什么建议?未来我国奶业产业是否也要走大的重组整合的道路?
李胜利:我国奶业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光明的,因为有几方面的重要驱动力。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意味着对肉蛋奶的消费会大幅度增加,代表着对畜牧业、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尤其对牛奶消费是利好。第二个驱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60岁以上的老人喝奶的不多,三四十岁以上的就非常多了,到孩子基本上都在喝奶,所以奶制品的消费量是非常大的。第三个是中国每年出生的婴幼儿近1600万,这是非常大的市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中国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对奶业的拉动非常大。
这就需要我国奶业在未来20年要靠发展规模化养殖,靠奶牛数量的增加和单产的增加来提升我国原料奶的产量,满足加工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使我们的奶产品达到3700~4000万吨,甚至在2020年、2030年达到5000~6000万吨。所以,我国奶业长期会处于快速发展过程。正是我国的奶业市场需求大,是个盈利的行业,所以各种资本、产业资本等都在进入奶牛养殖业。但众多的资金进来以后,形成了各种规模不等、参差不齐的企业,导致奶源的竞争和终端产品市场的竞争,所以奶业的兼并、重组和整合是一个必然趋势,淘汰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有实力、有研发能力、有奶源基地、有检测能力的企业能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