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集体逃离养牛业(4)
发布时间:2008-11-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摘要:“这是市场份额之争在做祟。”上海铭泰·铭观乳业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认为,这个行业内的市场份额之争被看做是未来的生死之争。 以北京为例,在市场份额之争中,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蒙牛、伊利、光明和三元之间,
“这是市场份额之争在做祟。”上海铭泰·铭观乳业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认为,这个行业内的市场份额之争被看做是未来的生死之争。
以北京为例,在市场份额之争中,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蒙牛、伊利、光明和三元之间,四家厂商的同一种类乳品,价格通常相差很小,如果其中有一家降价,其余三家马上跟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几家乳品企业背后,都若隐若现地游走着资本的影子。这些资本方的获利欲望,不断驱赶着企业绞尽脑汁抢占市场份额,以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张。
以蒙牛为例,2004年上市前夕,蒙牛与外资股东摩根·斯坦利、鼎晖和英联投资签订协议:蒙牛要在未来3年内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否则蒙牛管理层就必须将所持7.8%的公司股权7830万股,转让给三大外资股东。自此,蒙牛开始了疯狂的扩张。2005年,蒙牛收入突破108亿元,比2004年增长50.1%,2006年收入162亿元,比2005年又增长了50%, 2007年蒙牛收入达到了213亿元,比2006年增长31.2%。3年时间,蒙牛收入暴涨296%,与此同时,蒙牛也登上了中国乳业第一品牌和最大市场份额的宝座。
涨价悖论
2008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同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的提高部分纯牛奶价格的申请。此次申请中,光明和三鹿的提价幅度分别被允许为14%和10%。
这一公告,事实上宣布了政府对牛奶零售价格的放开。但是,乳品企业自身却陷在了高成本压力和无法相应提价的两难之中。
让企业不敢轻易提价的原因,除了上述市场份额之争、收入增长的压力外,还有产奶高峰和消费高峰期总是不合拍的因素。在乳品行业,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被认为是枯奶期,奶牛产量只有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个时期却是牛奶的消费高峰期。4月份以后,天气变热,原奶生产高峰期到来,同时也是乳品企业的生产旺季,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公认的乳品消费淡季。
此外,牛奶是一种具有消费弹性的产品。大幅度的提价,势必会影响总体营收和乳品企业规模扩张,而这两者都是乳品企业或者其背后资本方所特别看重的。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经开始下降,2006年,人均每季度乳制品消费量为6.37公斤,2007年为6.5公斤,而2008年1季度消费量下降为5.7公斤,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为12%。
上述京客隆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入2008年4月份以后,保质期到期时还未销售掉的牛奶,数量明显增多。“可能是因为牛奶涨价了,影响了消费。”因此,在销售受挫的现实下,尽管各种成本高企,乳品企业还是不得不选择降价促销。
新闻视界
“利益捆绑机制”缺乏
奶农与乳企:由“共赢”走向“互损”
“本来应该是一个产业链上的共赢体,却变成了无时无刻不在斗的矛盾体。”这是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段应碧对中国目前乳品企业和奶农关系的感叹。
销售淡季时,奶农四处卖奶卖不动,企业趁机压低原奶收购价格;而在销售旺季时,奶农是谁出的价格高才卖给谁。奶农和企业的供需关系极其脆弱。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市场奶源的供应,存在着发生市场波动的危险因素。而在市场发生波动时,最容易受伤的总是个体化、分散化的奶农。
目前中国奶农中,饲养2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比例仅仅占28.9%。一个事实是,奶农在乳品企业巨头面前没有议价能力。
奶农尝不到终端市场甜头
“奶农发生亏损,并不仅仅是乳品企业的问题,这是整个产业不健康的综合反应。”段应碧说,例如,奶牛良种是奶业的基础,奶牛的品种优良与否对原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超过50%。但是国内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奶牛良种核心机制。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2007年8月之后,企业一改以往姿态,高价哄抢奶源,这和国际市场变化也有关系。由于国际市场上奶粉价格大涨,2007年国内进口奶粉大幅度减少,由过去的14万吨减少到7万吨,同时,出口奶粉却翻了一番。这对于国内以奶粉为原料生产还原奶的企业来说,奶源骤然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