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在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猪肉七八年,他也感叹今年猪肉销量大不如从前。“可能受节约风气影响,饭店生意不景气,酒店来批发猪肉数量明显减少,有的酒店以前一次进货一二百斤,如今只有以前的一半多。”老刘说,过完年后,不少企业开工不足,买猪肉数量也大幅缩减,而节后一些市民家有存货,不少才刚刚消化完,受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市民更偏爱牛羊肉多一点,这也是猪肉销量减少的一个原因。
高招
聪明养猪人摸透“猪周期”
办公室窗明几净,一棵大发财树两米多高,午后红茶香气逼人……有不少猪还没出栏,郑方玉也有点焦躁,但他还能悠闲地喝茶,压力比其他养殖户明显小很多,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交谈,记者才发现,原来郑方玉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秘诀。
自1991年开始养猪,郑方玉养猪已达23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他算是对“猪周期”了如指掌。“这是能繁母猪,是我在去年低价买进的,今年正好繁殖,小猪崽从下半年可以出售。”在宽敞的猪棚内,郑方玉看着一头头能繁母猪,心情也比在另一个即将出栏的猪棚内明显好不少,因为这些猪是他的制胜法宝。
郑方玉说,前年猪肉价格持续升高,一些养殖户盲目加大养殖量,大批量购进能繁母猪,疯狂下小猪崽,以200斤左右的毛猪为例,从小猪崽开始到出栏,周期需要6个月,一些养殖户等猪长大也错过价格高点,越等越跌,损失不小。而郑方玉在前年却“忍痛割爱”,将养殖基地内高耗能的能繁母猪果断卖掉,因为当时正值价格高点,收益也不错。去年猪肉价格小幅回落,他趁机买进一批刚出栏的能繁母猪猪崽,今年猪崽正好能生产,“这个时候下的猪崽,下半年正好上市,那时猪肉价格应该能小幅升温。”即使不升温,郑方玉说,前年他已卖掉刚耗能的能繁母猪,如今损失已缩减很大,如果下半年猪肉价格小幅上升,那他就又能大赚一笔。(记者 锡复春 实习生 王晓田)
万头猪场需投入1000多万
从最近几年猪肉涨跌循环来看,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化养殖尚未跟上,供求信息脱节,社会各界重涨不重跌成为幕后推手。如何破解猪肉涨跌3年怪圈,还需各方努力才可。
经调查,猪价波动已经引起了散养户的心理恐慌,加上近年来疫病复杂多变,养猪难度加大,青岛生猪散养户数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递减。胶州市养猪协会会长郑方玉表示,以养猪协会会员为例,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出栏的生猪仅占全体生猪出栏量的30%,规模养殖户的扩张步伐明显跟不上散养户退出的速度。而其中原因,一是受土地制约,国家对建设大型猪场有严格的环保要求,其次是建设大型猪场资金投入大,让人望而却步,“平均摊在一头母猪身上需要1.5万元—1.8万元,一家万头猪场需要投入1000多万元以上。”郑方玉说,现在的养猪业已经变成了“有钱人”的事业。
供求信息严重脱节也会加剧猪价波动,资深养猪专业户刘海表示,过去我国是全民养猪,但却不知道为何而养,为谁而养。美国、日本等国家猪肉价格波动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据国内消费量来确定生猪的饲养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从而能保持价格稳定。破解怪圈应从这入手,国家虽对饲养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可这个补贴对散户没有太大意义,政府应该通过养猪协会和养猪合作社做好每年养猪数据的摸底调查,科学指导饲养。
社会各界重涨不重跌也成猪价波动幕后推手之一。为了平抑猪价过度涨跌,国家近几年来加大了对生猪养殖的扶持和补贴力度,比如,“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对能繁母猪每头每年发放饲养补贴100元等。郑方玉表示,自己其实也是国家扶持生猪养殖政策的受益人之一。前年猪肉价格大涨时,郑方玉每卖出一头大猪就可以获得8元的补贴。“猪价大涨的时候国家的补贴来得比较快,到了猪价狂跌的时候,相关的干预政策却姗姗来迟。”郑方玉说,他和养殖户宁愿猪价平稳,也不愿意看到猪价暴涨暴跌而去领这样的补贴。
记者采访发现,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社会各界重涨不重跌心态较为普遍。由于猪价与CPI正向联动关系明显,猪价被抬到“波峰”时,广大消费者叫苦不迭,国家有关部门会果断出台措施进行干预,压低猪价。然而,猪价处于“波谷”时,有助于拉低CPI,消费者也乐于“坐享其成”,有关部门出台措施抬高猪价的动力相对较小,干预措施往往滞后。有不少养殖户也表示,若在猪价暴跌之时不及时关注,那么,新一轮的猪价暴涨也将为时不远。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达5068万头,生猪存栏量为44813万头,均处于历史高位。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三个月,猪价深度下跌的概率较大,有关部门正严格按照调控预案规定,必要时启动冻肉收储。市商务局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分管猪肉监管的张科长表示,青岛一直在密切关注猪肉批发和销售价格变化,暂时还未接到国家相关部门下发启动预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