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苏扬州生猪养殖过剩外地生猪涌入“压价”。
作为大仪镇天友生猪专业合作社养猪场的场主,他一年可以出栏2000头左右的肉猪,而眼下有500多头正在等待“出栏”,其中有一半的猪早已到了“非卖不可”的地步。
“猪长得越大肥肉越多,再这样长下去,每头猪过了300斤,就更难卖了。”吴天友说。
说是养猪场的场主,实际上养猪场现在500头猪全靠吴天有一个人“伺候”。拌饲料、喂饲料、清理猪粪、消毒……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要忙到太阳下山。10多年来,天天如此,就连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雇一个人,一年就要两三万。”老吴告诉记者,靠着去年年底一轮猪肉价格上涨行情,全年苦到手也就几万块钱。
然而,就在10多天前,常年合作的汤汪屠宰场传来消息:生猪收购价跌到580元一担(一担50公斤),这让老吴寝食难安。
老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60斤重的猪苗是12元一斤,猪苗长成200斤重的成猪所需的饲料费用大概450元,再加上疫苗、消毒等费用,总成本13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担的盈亏平衡点为650元,现在卖给屠宰场只有580元,等于卖一头猪就要“倒贴”70元,500头猪相当于亏损3.5万元。
“春节前还是800多元一担,一般来说,节后行情会跌一点,但没想到一下子跌了将近30%。”在老吴的印象中,这还是10年来遇到的头一次。
扬州猪粮价比 进入黄色预警区域
来自我市生猪价格监测点上报的价格信息显示,目前我市本地生猪出栏价为5.8元,猪粮比跌破5.5:1的中度亏损线,进入黄色预警区域。
“5.8元收购价已跌到我市有记录以来最低区域,而今年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下跌趋势迅猛,从跌破6:1到跌破5.5:1只用了不到3周时间,是2003年以来生猪市场3个亏损期当中下跌最快的亏损期。”市物价监测部门有关负责人彭永强表示。
而5.5:1的猪粮比,意味着我市生猪养殖行业濒临亏损。
猪粮比价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二等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猪粮比价=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根据生猪生产成本构成历史资料测算,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6:1。
彭永强介绍说,去年5月国家出台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为防止价格过度下跌,“预案”依据猪粮比划分为五种情况:绿色区域(价格正常),猪粮比价在6:1;蓝色区域(价格轻度下跌),猪粮比价在6:1—5.5:1;黄色区域(价格中度下跌),猪粮比价在5.5:1—5:1;红色区域(价格重度下跌),猪粮比价低于5:1;其他异常下跌情况。
按照“预案”,跌破6:1政府便要启动收储,跌破5.5:1加大收储。
对此,市商务局生猪办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并及时将我市市场情况向上级商务部门反映。
由于启动“冻猪肉储备”调控预案,需要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文,上述负责人表示,“还要看全国猪粮比价预警情况,预计近期国家有可能发布中央收储。”
生猪养殖过剩 外地生猪涌入“压价”
实际上,造成我市生猪收购价下跌的主要推手是大量外地生猪涌入。 “与往年相比,今年进入我市的外地生猪增加了10%—20%。”我市润泽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苏立宏表示,由于外来的生猪占据了我市市场80%的份额,尽管只增加了一成多,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一组统计数据也验证了生猪养殖过剩的说法,去年9月份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达到了2011年以来最高点,10月份存栏环比继续增长。
“市场出现饱和状态后,养殖户又竞相出栏,直接导致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苏立宏说。
而另一方面,每年春节过后,市民家中的腌肉制品还未吃完,鲜肉消费需求降低。彭永强表示,“历年3—5月份都是一年中生猪售价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