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过去的2014年被很多生猪养殖户称为近15年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2月白条猪的最低价创下了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的新低,说明除去春节因素,生猪价格仍处在下降区间。
在“跌跌不休”的生猪产业“寒冬”中,北京市自2013年推出的全国首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给了养殖户些许温暖,这款保险近两年经过两次升级,让这份温暖更加“贴心”。
2013年5月24日,顺义区顾家庄猪场的经理曹学义没想到,他签下了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第一单。养了20多年猪的老曹为政府的这一做法叫好,因为北京市将这项保险纳入了政策性保险范畴,按约定的出栏生猪体重和玉米价格,每头猪保费12元,实施中各级财政补贴80%,养殖户只担20%。这就意味着养殖户每头猪只需投2.4元,就能换来1200元的风险保障。
安华农业保险是当时唯一的实施公司,保险依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数据,一年为期,参照盈亏平衡点6∶1确定理赔。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海平说,这是北京农业保险由自然风险保障向市场风险保障的重大转变。
之后的一年让养殖户备感煎熬,猪价一反周期波动常态,不断下跌,猪粮比在去年4月23日出现了5年来的最低点4.6∶1,北京市场最低生猪收购价仅为每公斤11元左右。老养殖户的经验是出栏生猪在每斤7.5元左右才保本。期末算账,2014年5月16日,144户首批参保的养殖户共得到赔付410万元,老曹在付出2.2万元保费后拿到赔付款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