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1日,全国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61元,猪粮比跌至5.99∶1,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
生猪价格跌破“预警线”,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近期将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损害养殖户利益。
春节之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昨天表示,今年春节后,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截至4月11日,全国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61元,猪粮比跌至5.99∶1,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
自2012年伊始,生猪价格一路下滑,从最初的17.38元/公斤到如今的15.5元/公斤。猪粮比也一路下行,从最高的8.20:1下落到如今盈亏平衡预警点61。
以福建龙岩为例,春节后生猪价格下跌时间点与幅度与全国基本一致。根据龙岩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生猪收购价格平均为16.2元/公斤;2月,均价降至15.7元/公斤;3月,价格继续下降,均价为15.48元/公斤;而至4月11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均价已跌至13.4元/公斤。生猪价格下滑也导致猪肉零售价略微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周望军说,国家有关部门将严格按照新预案规定,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近期将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损害养殖户利益。
新预案不仅要保底还要封顶
发改委称,此次新发布的预案,是对2009年初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的完善,重点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合力,主要通过增加储备吞吐来稳定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既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也考虑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与原预案相比,新预案将不仅抑制生猪价格过快下跌,同时也将缓解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发改委相关人士称,“原预案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政府调控,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保护生猪养殖户的利益,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新预案的最终调控目标是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这一点与原预案是一样的。但主要调控目标增加了一个,即新预案不但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还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发改委表示,通常认为,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只要有效防止了价格过度下跌,就会保持生猪生产的相对稳定。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除市场风险外,疫病风险对生猪生产的影响也很大。即使有效防止了价格过度下跌,一旦发生大的疫情,导致生产下滑、价格过快上涨,则有可能加剧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因此,新预案将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也作为调控的主要目标。
猪粮比预警点仍然为6∶1
根据新的调控预案,猪粮比6∶1为下跌预警点,8.5∶1为上涨预警点。其中,下跌预警点与之前的标准相同。
发改委表示,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发展较快,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逐步提高,饲料、劳动力、防疫费用、辅助饲料费用以及水电费等养殖成本明显上升,结构也有所变化。但从2008年以来的成本调查数据看,与盈亏平衡点相对应的猪粮比总体仍保持在6∶1的水平。
发改委人士称,这个“6∶1”的预警指标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在运用大量价格、成本历史数据测算,并充分听取大型养殖企业、专家等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