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浙江:嘉善收获首批反季双孢蘑菇

发布时间:2012-07-23  来源:三农直通车
摘要:在控温控湿的整洁出菇房内,看着大大小小的双孢蘑菇正在培养料中“探头探脑”,嘉善银水庙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丁文峰笑了,他精心培育的反季双孢蘑菇终于到了“出厂”的时节。

  在控温控湿的整洁出菇房内,看着大大小小的双孢蘑菇正在培养料中“探头探脑”,嘉善银水庙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丁文峰笑了,他精心培育的反季双孢蘑菇终于到了“出厂”的时节。

  蘑菇栽培季节性极强,传统出菇季节是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嘉善市民想要在今年夏天吃到时鲜蘑菇,还真是仅此一家。不过这首批反季节蘑菇早已被上海、江苏等地的超市派送中心盯上,目前供不应求。

  首批反季蘑菇

  待“出厂”

  16.1℃的室温,三列叠加堆放的床架,培养料上冒出了一颗颗白色的双孢蘑菇,大小不一,甚是喜人……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嘉善县姚庄镇银水庙村首家周年化生产的“蘑菇工厂”。

  和传统培育蘑菇的草棚不同,这里的厂房全由钢架搭建,每一间出菇房有一台“水空调”借由两条“出气筒”传输恒温空气。管理员孙林根告诉记者,整个蘑菇培育周期里,室内温度控制在15℃~18℃之间,而他们每天会在出菇房的地上洒水来调节湿度。

  据了解,这里28个出菇房总栽培面积9万平方尺,恒温生产预计每平方尺的产量能够提高30%以上。目前这批反季蘑菇的订购价在每斤7~8元,企业早在5月份便收到了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订单。“周年化生产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打破蘑菇生产的季节性限制。原先一年两季的蘑菇,现在可以生产4至5季。”丁文峰还告诉记者,同等规模的蘑菇种植,传统模式至少需要30人,而他现在只要10名工人。

  食用菌产业

  升级成必然

  素有“中国蘑菇之乡”美誉的姚庄,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植蘑菇,进而发展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姚庄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表示,周年化生产模式改变了嘉善蘑菇培育模式,而传统食用菌产业升级的例子不是只有这一例。

  姚庄镇嘉善宁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12个钢结构大棚已初步建成,待正式投入使用后,他们一年将恒温生产3季蘑菇;而姚庄镇清凉村的农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嘉善县第一次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尝试,从配料到发酵再到培育,几乎所有工序都是机器操作。“姚庄镇的食用菌栽培面积占全县90%以上,而工厂化生产将是我县食用菌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李伟说。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