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种芦荟凭倔脾气 门外汉得大商机

发布时间:2013-06-26  来源:中国台州网
摘要:芦荟羹、芦荟汁、芦荟胶、芦荟面膜……说到芦荟,大家一定不陌生。随着市民对养生的重视,有着多种用途的芦荟俨然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种芦荟凭倔脾气 门外汉得大商机

王亮明雇用的工人正在大棚里采摘芦荟

  从8个大棚到几十个大棚,现有近50亩的芦荟种植基地

  芦荟羹、芦荟汁、芦荟胶、芦荟面膜……说到芦荟,大家一定不陌生。随着市民对养生的重视,有着多种用途的芦荟俨然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看到这样的商机,温岭农民王亮明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台州种植芦荟,会有市场吗?

  2002年,王亮明在温岭种起了芦荟。转眼11年过去了,现在的王亮明俨然成为了一名芦荟种植大户。

  在浙江省温岭瑞欣芦荟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车一车的新鲜芦荟被装车运出。“现在每天的订购量至少有500公斤,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500公斤,六七个工人一起采摘都来不及。”王亮明说起芦荟畅销时笑得合不拢嘴。

  “其实发展中有很多难题,全靠一股倔脾气,才挺了过来。”回忆过去,45岁的王亮明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看到商机,门外汉搞起芦荟种植

  在种植芦荟前,王亮明做过很多生意,开过装潢店、童装店、水果批发店,也搞过米面和绿豆面的批发,可是都没有成功。“那个时候,挺沮丧的,做什么都赚不到钱。”王亮明说。

  1998年,王亮明在海南做生意。有一次,他偶然在市场上看到了芦荟,发现买的人还不少,这让他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但王亮明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先做了一些调查。随后,他发现温岭并没有人大量种植芦荟。

  “我觉得可以试试看,于是查阅了大量资料,在2002年回到温岭尝试性地开设了8个大棚进行种植。”王亮明说,为了能专心搞芦荟种植,他结束了原来的生意,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进去。

  而这样的冒险行动,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当时我是不支持他搞芦荟种植的,我们不了解这个行业,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学,我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王亮明的妻子赵小妹告诉记者。

  2004年,因为没有经验再加上台风,8个大棚的芦荟病的病,淹的淹,亏损得相当严重。而那个时候,芦荟才一两块钱一公斤,一天也就卖个10-15公斤,所以王亮明的芦荟种植生意基本上每天都在赔钱。

  当时,赵小妹气得要拔掉所有芦荟苗,而王亮明却犟上了,非要把芦荟种植好,就算借钱也要种下去。“为这事,我们当时吵了不知多少次架。”赵小妹说。

  拗不过王亮明,赵小妹开始与丈夫一起总结失败的经验,主动去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积极找专家到大棚里进行专业指导。遇到种植上的麻烦,两人就一个一个地去问,去解决。经过一年努力,大棚里的芦荟终于出现了好转,开始“噌噌噌”地往上长。

  想方设法进驻超市,打开芦荟销售渠道

  产量多了,这销售却又成了难题。为了将芦荟卖出去,王亮明开始四处找客户,几乎走遍了台州、温州、上海和江苏等地的菜市场与大型超市。但大多时候,他都吃了闭门羹。

  “当时就觉得,好不容易芦荟长成了,如果卖不出去,还是白费了多年心血。”王亮明这样一想,倔脾气又上来了。超市的负责人不肯见面谈,他就天天在下班时间堵在超市出口,等着他们下班,不停说服他们尝试接受芦荟。时间一长,王亮明的坚持打动了这些本不愿意洽谈的负责人,他们同意让王亮明在超市里设置临时摊点,尝试着卖芦荟。

  虽然进驻了超市,但王亮明也发现,大部分市民不懂得怎么使用芦荟,如果只是把新鲜芦荟放在那里,那么一定卖不出去。

  “超市刚开始拒绝的原因也是觉得市民不懂得怎么弄,不会有什么销路。我就去学了如何使用、食用芦荟,然后在菜市场和超市里现场为顾客讲解。后来,我就直接招聘了几个工作人员,到相关的供应点进行现场展示。”如此一来,王亮明的芦荟销量马上直线上升,拥有了大批客户。

  现在,王亮明的芦荟在台州的乐购、欧尚、世纪联华等10多个超市都有销售摊点,而通过这些连锁超市,他的芦荟也销往了温州、上海、江苏等地的各大市场和超市。他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订单电话。

  “今年,芦荟的销量比往年都要好,价格也是逐渐地在上升,现在已经卖到了12元左右一公斤,比2005年的时候涨了一倍左右。”王亮明说。

  将扩大种植规模,让芦荟产品直接上架销售

  王亮明告诉记者,芦荟和其他植物不一样,全年都可以进行采摘。如果从幼苗开始种植,需要3年才能成熟。眼下,他家的芦荟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近50亩,有几十个棚,一个棚大概有2000株的芦荟。而一株成熟的芦荟一年一般可以采收25公斤左右,每过一个月采收一次,长势好的话,一年一株最多能采收到40公斤。

  “前3年,我们都是在投入,近2年才开始慢慢回本,接下来可以好好赚了。”王亮明笑着说,接下来他还有很多关于芦荟的打算。

  “现在,我们的芦荟都是采用现采现送的方式,客户要先下订单,才进行现场采收,以保证芦荟的新鲜。”王亮明说,今年,他们已经成功进行了商标注册,开始走品牌路。下阶段,他们还想继续扩大芦荟的种植规模,积极与罐头加工厂取得联系,争取合作成功,利用先进设备对芦荟进行深加工,将芦荟做成各种产品,直接摆到货架上销售。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