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溧阳农民吕善群精养鲫鱼打开致富门

发布时间:2009-09-11  来源:常州市农林局
摘要:他的精养塘从1月份开始亩放1800-2000条单重平均3两的异育银鲫鱼种,到5、6、7、8、9月份底分批捕捞上市,抓大放小,在7月和9月底再各分批投放鱼种共计1800条/亩,可达到亩效益3000-3500元。
         溧阳市竹箦镇洙汤村村民吕善群,现有渔塘面积160亩,他从事水产养殖已有10多年。1992年吕善群在只有6000元资金的情况下开始开塘养鱼,从最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160亩精养塘。刚开始他的开塘资金、鱼种费用、饲料和药物都是欠账,经过十几年的坚苦创业,现在光鱼塘固定资产就近 200万,160亩标准精养鱼池成了他家财源滚滚的聚宝盆。 

         10多年来,他一直以鲫鱼养殖为主,从一个养殖门外汉到现在的精养鲫鱼能手。品种从原来的本地鲫鱼到方正鲫再到现在的异育银鲫。产量从原来的几百斤/亩到现在的2000-3000斤/亩,亩均产值达1.6-1.8万元。 

         他总结了一条经验:品种不能过多,单品种养殖在病虫害防治上比较容易控制,药物使用不容易造成其它鱼的中毒,且容易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他的主要养殖经验是: 

         一是注重投料巡塘。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2点投料,每次投料每隔半小时巡塘察看投料机前鱼的采食情况,看情况决定开关存投料机。 

         二是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开增氧机防止缺氧。一般正常天气下下午2点开机;天气变化则看情况开机。去年9月份的一天,下午5点发现1号塘水质发清,这是塘内微生物开始死亡塘内缺氧的表现,如不处理及时,这一塘鱼几十万斤将全部死亡。他夫妻俩人饭不吃就开始全塘泼撒粒粒氧,同时开启所有增氧机(连续三天三夜),并开始长时间的换水(三天三夜)。最终水色重新恢复到位,没有死亡一条鱼。 

         三是合理放捕。他的精养塘从1月份开始亩放1800-2000条单重平均3两的异育银鲫鱼种,到5、6、7、8、9月份底分批捕捞上市,抓大放小,在7月和9月底再各分批投放鱼种共计1800条/亩,可达到亩效益3000-3500元。 

         在今年溧阳市水产科技入户工程开始后,吕善群成为竹箦镇水产科技入户工程的科技示范户,正发挥着带动和促进周边水产养殖户养殖水平的提高。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