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王斌:养奶牛致富 年收入三千变三万

发布时间:2009-08-21  来源:大农网
摘要: 1992年,王斌购买了两头奶牛,在种地的同时试着养殖。开始一头牛一天只能挤30多斤奶,后来,奶牛品种改良,村里建成自动化挤奶站,一头牛一天能挤60多斤奶。如今,他养的14头奶牛,一年可以为全家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采访地点:朔州市山阴县古城镇

  8月11日,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古城镇西盐池村。村民王斌正在给小牛犊喂饲料,说起自己如今的生活,他脸上乐开了花,高兴地说:“要不是政府发展奶牛养殖业,靠俺们那几亩盐碱地,吃饱肚子就不赖了,咋能过上这好的日子呢!”

  ■过去一年收入两三千

  王斌,今年47岁,他们家世世代代住在西盐池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由于这里盐碱地较多,农民们大多时候是广种薄收。

  王斌说:“我们家种了十几亩玉米地,一亩地的收入也就只有两三百元,辛苦一年下来,也就挣个两三千,只够一家人吃喝。老土坯房住了三十年,早就想盖几间新房,手里没钱,心里只能想,没办法实现啊!”

  像王斌一样,在山阴县,一直以来,很多村民都是靠种地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收入微薄,生活水平较低。

  ■出路养奶牛,大家富起来

  该县县长侯元介绍,山阴县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县拓展、延伸奶牛养殖业,奶牛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实施了人民公社集体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家庭农场式的奶牛养殖。1981年至1987年,随着奶牛养殖效益的提高,奶牛养殖业逐年兴起。到1987年,全县奶牛已发展到12288头,比 1980年净增10429头,年递增37%。

  随着全县养殖户科技知识的不断提高,奶牛养殖业逐渐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养殖。2004年,县委、县政府完善了养殖规模为2000头奶牛的后所园区,设计了养殖规模为1000头奶牛的佳联、北方源、古城集团等园区,设计养殖规模为500头奶牛的雁门农牧园、旭日升、富泰等十大园区;新建了奶牛养殖规模为1000头的荣康园区,奶牛养殖规模为500头的后所、岱岳乡万亩园区等十大园区。

  目前,全县奶牛存栏量达到7.8万头,270个村,村村都建立了现代化奶站,实现自动挤奶,农民也靠着养奶牛富了起来,乳业收入占到全县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现在,该县已成为全国乳制品的加工基地。在养殖数量、鲜奶产量上,山阴县占到朔州市的二分之一,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现在一年能挣三万多

  低矮的土坯墙,风蚀的木门,变形的土坯房……这就是王斌曾住了三十年的旧院落。站在旧院前,他感慨地说:“这里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养上奶牛,我们就搬到新房住了。”

  1992年,王斌购买了两头奶牛,在种地的同时试着养殖。开始一头牛一天只能挤30多斤奶,后来,奶牛品种改良,村里建成自动化挤奶站,一头牛一天能挤60多斤奶。如今,他养的14头奶牛,一年可以为全家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1996年,王斌花7万元钱,盖起了五间大瓦房,加小院共计600平米,还供着三个孩子念书,现在已经供出两个大学生。同时,家里还添置了农用汽车和摩托车。

  王斌说:“我的养殖规模只能算个中等水平,还有比我规模更大的,更赚钱的。政府政策好,这奶牛我还要养下去,争取把‘小牛群’变成‘大牛群’。”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