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花果沟里土鸡蛋飘香

发布时间:2009-05-12  来源:山西视窗网
摘要: 随着天气转暖,管理技术逐步完善,郭百中夫妇养殖场的土鸡产蛋率达56%,日产土鸡蛋115-125斤,平均一斤鸡蛋5.5元,每天就收入六七百元。因为品质好,土鸡蛋还摆在了周边县市超市的货架上。
        这条沟当地人叫它"花果沟"。随着山沟里野花吐香,草木返青,两千余只鸡冠血红、羽毛雪白的"海兰白"土鸡遍布沟底,或专心刨食,它们或细饮清泉,或悠闲踱步……,气定神闲地享受着大好春光,这是山西省襄汾县南贾镇东刘村东刘深沟土鸡养殖场,36岁的郭百中、35岁的许翠芳夫妇二人是养殖场的老板兼鸡倌儿。 

        东刘村,襄汾县南贾镇一个具有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的村子,地势高低起伏,祖祖辈辈的村民辛苦种植的庄稼总是丰收少欠收多,遇到干旱之年,连收够种子都成问题,好在村东头有四条紧紧相连的深沟,长着野生的枣树、核桃树、柿子树、花椒树等,农民可以将果实卖掉,稍稍贴补家用。为了生计,村里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以前的郭百中就是其中之一。 

        打工觅到好门道 

        用邻居们的话说,郭百中是个胆大心细的人,有着一身熟练操作各种耕作机械的好手艺。上世纪90年代,他东借西凑,买了一辆农用四轮车,配了犁、耙等农机具,通过替人整地赚钱。随着作业面不断扩大,1999年,他在当地"农机大户"田同兴的组织带领下,到临汾、侯马、洪洞、曲沃等周边县市及西安、长治、甘肃等地进行跨区域操作,留下妻子许翠芳在家照顾老小。 

        在外出作业工程中,有心的郭百中在劳作之余,默默学习当地的致富经验,认真揣摩、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门路。2006年,他经过慎重考虑,卖了农机车具,投资一万余元,在家砌起兔窝,开始进行獭兔养殖,但因销路不畅,郭百中的第一个致富梦在一年后破灭,他又抓起方向盘,远赴外地,为别的机主打工。 

        2007年,在临汾市安泽县一个偏远山村作业时,郭百中看到当地很多人在山坡上放养土鸡,鸡蛋价格高过普通鸡蛋两倍,并且畅销多个县市,供不应求,他忽然灵机一动:我们村有沟有坡,还有满沟的天然经济林木和退耕还林的刺槐,不正好能养殖土鸡吗? 

        郭百中干完活,立即回到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妻子许翠芳觉得这是条致富的"好门道",没想到,父母因为养獭兔失败的先例,死活不让他再"折腾",夫妻俩好说歹说,耐心给老人做思想工作,终于在四天后说服了二老,开始筹建土鸡养殖场。 

        创业遇到拦路虎 

        要筹建土鸡养殖场,首先必须有场址。郭百中夫妇二人跑遍了村里的坡坡沟沟,最后将场址选在交通比较便利、上有泉水,遍是林木的花果沟。他们当即找到村两委领导,说明自己的创业路子和承包山沟的想法,得到了村领导的大力支持,2008年1月,郭百中夫妇将花果沟近300亩的面积承包下来。 

        有了场地,郭百中夫妇立即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建了鸡舍,将泉水从很远的山头引到特制的线状竹制饮水槽中,并且搭建了看守居住的篷房,此时,他们的积蓄已全部用完,资金短缺横在了他们面前,"摊子都铺开了,贷款也要继续干",2008年4月,郭百中夫妇咬了咬牙,贷款1万余元,从外地购回了2500多只放养优良品种海兰白小鸡,开始了土鸡养殖。 

        为了尽快掌握养殖技术,郭百中夫妇订阅土鸡养殖报刊、杂志,购买大量的家禽养殖书籍,并多次往返在县城和养殖场之间,向畜牧局的养殖专家、技术员请教养殖技术。但一个月后,由于防疫疫苗注射不及时,有三百多只鸡在短短几天内一只接一只死去,许翠芳看着满地的死鸡,急得直哭:"这可咋办啊,咋养鸡这么难……",郭百中来不及安慰妻子,疯一般得赶到县畜牧局咨询,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购买了防病疫苗,和妻子连夜为小鸡注射,扭转了可怕的局面。 

        随着二人技术的提高,小鸡也慢慢长大,2008年9月份,鸡开始产蛋,因为缺乏养殖经验,产蛋率仅为20%,郭百中到网吧上网查阅原因,并照技术指导规范操作,产蛋率得到稳步上升,但销路的问题又摆在面前。因为土鸡蛋价格与普通鸡蛋相差很远,市面上假土鸡蛋市场鱼目混珠,花果沟土鸡蛋就像深闺里的好姑娘,不被人们认可。怎么办,郭百中夫妇想到一个笨办法:先尝后买,低价出售。每天,郭百中用自行车将土鸡蛋推出深沟,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叫人免费品尝土鸡蛋,最远一天走上百里路,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深沟土鸡蛋的销路渐渐被打开。郭百中夫妇刻制了鸡蛋专用章,将每颗鸡蛋上都印上"深沟土鸡蛋"字样,让人们不用担心买到假土鸡蛋,并承诺买到过期的鸡蛋可无偿退还。 

        "冬天鸡无法自由采食,我们一冬天先后买了十几吨白菜、胡萝卜和上万斤玉米,咱得保证鸡蛋的质量啊!"郭百中一脸诚恳地说。成功不忘众乡亲 

        "那夫妻俩,不安安稳稳过日子,非要欠一屁股债,住在深沟土窑里,吃不上喝不好,折腾个啥!"郭百中夫妇刚刚发展土鸡养殖时,村里这样的声音占了多数。 

        随着天气转暖,管理技术逐步完善,郭百中夫妇养殖场的土鸡产蛋率达56%,日产土鸡蛋115-125斤,平均一斤鸡蛋5.5元,每天就收入六七百元。因为品质好,土鸡蛋还摆在了周边县市超市的货架上。 

        罗百中夫妇的成功在东刘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人们纷纷向他们询问土鸡蛋养殖发展前景和养殖技术,郭百中夫妇总是耐心向群众说明,还鼓励大家一块发展土鸡蛋养殖,一同致富。"百中两口子真能干,为咱们靠不起庄稼的东留村找了个挣钱的好门路啊,还带头要大伙儿一起干"现在的东留村百姓,提到郭百中夫妇,就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 

        "干了一年多,我觉得我们村利用沟沟坡坡,大规模发展土鸡养殖,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干的人多了,鸡蛋产量上去,我们村就能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个商标,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罗百中望着忙着寻食的土鸡,一脸兴奋。 

        "打算怎么干下去,有困难吗?" 

        "扩大规模,拓宽销路,打响品牌,让花果沟花鲜果甜鸡蛋香,让咱东刘村早日实现小康,"罗百中坚定地说,"困难总会克服的!" 

        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郭百中这对平凡的农村夫妻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