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蒋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番茄村”。全村4502亩耕地中有近2000亩是种的番茄,年产量近万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曾以这里农民种番茄的故事,创作了小品《农家学堂》;《焦点访谈》栏目曾报道了一批这里的“番茄明星”,节目播出后来此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阳春三月,记者来这里采访。看到的是排排连绵起伏的钢架大棚内硕果累累;听到的是采摘和装运番茄的农民们的爽朗笑声……
农民朱春香在将番茄装箱出售
蒋庄番茄似蜜桃
在村东的一个番茄大棚内,我们看到脱得只剩一件棉毛衫的季于台在忙着采摘番茄。这位67岁老农笑眯眯地告诉我们,他家今年种了1.6亩地的番茄,至目前到手的收入已有一万多元,棚里的还能卖上6000多元,一亩大棚收入一万元在这里是家常便饭。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番茄与其他地方相比,不但个头大,而且像熟透的水蜜桃一样呈粉红色。其他地方的番茄成熟后都是大红色,这里的番茄为何恰似涂抹“胭脂花粉的少女?”
同行的高级农艺师、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所长徐东旭给我们解读。
以往蒋庄一带的番茄都是呈大红色的“软果型”,虽然颜色鲜亮,但口感不好,且不耐储藏,超市不感兴趣。眼下全部是种植的是“精选东圣一号”、“金棚一号”等“硬果型”的品种。眼下,他们全面推广了最新的“三膜一布”新技术,(即:地膜、小棚、大棚、无纺布覆盖)保温性能好,光照足。加之全部用的鸡粪等有机肥,不用化肥,所以颜色是粉红色的,遭人喜爱。
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姚长勇告诉我们,蒋庄村种番茄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开始是露天种植“望天收”,一遇灾害性天气,“全军覆没”是常有的事件。后来用小棚种植,但往往是集中上市,价格卖不上去,有时还“捧着猪头找不到苗”,造成“烂市”。现在全部是钢架大棚种植,错开育苗、移栽的时间,均衡上市。刚上市时的价格是2.1元一斤,现在的收购价格是1.8元。为了更好地提升番茄的种植水平,村里建立了育苗工厂,采用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一只塑盘可以育60棵苗,一改以往家家育苗“小而全”的生产方式。
为了让蒋庄的番茄“有名有姓”地走向市场,村里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红富堡”商标,统一印制了精美的包装物。一改过去用笆斗、蛇皮袋包装的粗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