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乾在辛勤劳作。
曾和平踌躇满志。
东拼西凑借来400元起家,到如今,总产值已近200万元。45岁的龙射镇钟山村7组残疾人郭云乾,历经10年风雨,迎来了今天的灿烂霞光:建立生猪和香猪 养殖场各1个,共占地3500平方米,每年存栏肥猪400头以上,计划2012年,出栏香猪1200头左右,建成1个人工授精站。目前已解决10名残疾人 就业,并带动扶持周边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致富。
培训受启发 男儿当自强
一场车祸夺去了郭云乾的右手,这是 2000年3月。虽然已经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但郭云乾却停留在冰天雪地的寒冷中:不能从事汽车运输工作,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孩子年幼,父亲卧病在床,妻 子一人承担起照顾全家老小的责任,还要种十几亩地,年迈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去卖豆腐干,2万多元的欠债更是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
就 在郭云乾的生活陷入窘境时,彭水县残联免费举办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课了。在培训班上,县残联领导为残疾人讲解为什么要自立自强以及如何去努力, 从观念上引导他们重建信心。郭云乾深受启发,在和妻子商量后,他东拼西凑了400元,买来一头母猪饲养。然而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缺乏科学管理,吃了不少 亏。最惨痛的是,有一次,所有的猪都生病了,几年来的心血差点毁于一旦。
2007年,重庆市残联推出“民心工程”,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从此,郭云乾多次参加县残联及县畜牧局举办的养殖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降低了风险,还可以帮助别人诊治病猪。
十年养殖路 风雨见霞光
开 始起步时所养的猪,销售收入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郭云乾的生猪养殖场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无法扩大规模。在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过程中,彭水县残联 作为重点大户加以扶持,并作为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给予指导,于今年8月挂牌,成立“彭水自治县残疾人创业扶贫示范基地”。郭云乾的两个养殖场之间的泥土路 也将由镇政府出资进行道路硬化。
郭云乾的生猪养殖场共有4排猪舍,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在山坡下的一片空地上。在一间圈里,5 只粉红色的小猪正依偎在猪妈妈的怀里。“这是头天晚上刚出生的仔猪!”郭去乾介绍道,这一排猪舍专门饲养母猪和1个月左右的小猪。在另一圈中,几只30天 左右的乳猪正围着自动采食槽吃食。
在另一排猪舍30多个圈中,喂养着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到春节这些猪就可以出售了!”郭云乾简 单算了一下,一间圈10头猪,到春节陆续可卖出近400头200斤以上的生猪,仅是生猪总产值就可达到近百万元。“今天彭水屠宰场就拉走了12头猪,卖了 3万多元!”郭云乾的妻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2010年,郭云乾参加彭水县就业局第二届微型企业培训后,注册了“顺利”香猪养殖 场。在“万元增收”工程中,彭水县残联将郭云乾的香猪养殖场作为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进行重点打造,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协调县工商部门落实 微型企业补贴3万元,并向市残联申报残疾人扶贫基地5万元—20万元无偿补助。养殖场迄今总投资150万元,修建圈舍250间,从外地引进新产品“巴马母 香猪”60头。
一片草色青翠的山坡下面,是占地2500平方米的香猪养殖场。旁边为残疾人员工修建的专用宿舍整洁美观,和郭云乾自 家的泥土旧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防止病菌的侵入,养殖场门口专设有消毒池,对来访者鞋底进行消毒。在每个猪圈的柱子上,有粉笔画的一些符号。原来是郭云 乾记录的香猪配种时间、预产期,以便提前进行保暖设置,检查牙齿、打预防针等一系列工作。
郭云乾介绍,所有的香猪都不喂养人工饲料,目前已在16亩土地上种植了黑麦草、白山叶、红苕等作物。明年初,冠以“欧鑫”注册商标的香猪熟制品将上市。
感恩报社会 无私天地宽
作 为养猪场的员工之一,同村的郭云伦也是肢体残疾人。说到郭云乾,郭云伦非常激动:“猪种是他送的,技术也是他传授的!以前在外打工,因为残疾,很多事情都 不方便。现在开心多了,大家互相尊重,不但可以挣到钱,同时还照顾了家庭。”郭云伦介绍,打工回家的他一无所长,郭云乾便赠送了1头母猪给他,并教他技 术,然后聘请他为养殖场的技术员。目前郭云伦自己家的猪已发展到100头。
像这样在郭云乾的帮助下发展养殖生猪的残疾人已有10户。“难道你就不怕别人和你竞争吗?”面对提问,郭云乾爽朗地笑了:“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政府和残联帮助我,我才有了今天,我也想帮助大家,每个人都这样做,就不会有嫉妒,就会互相帮助,共同致富!”
“我还打算到2012年,发展3-5户残疾人开办的养猪分场!”说到未来的打算,郭云乾信心百倍,“还想明年投资建设百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
投以木桃,报以琼瑶。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用宽阔的胸怀去关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只想尽其所能为大家做点事。”这是郭云乾质朴而真挚的心声,也是一个残疾人断翅飞翔的内心力量!
郭云乾:“共富”路上的领路人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坐落于乌江中下游,山清水秀,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矿产、水能资源。全县总人口68.3万人,有4.08万名残疾人。
“十 一五”以来,全县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惠残助残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已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870例,获得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县”称号,创建市级康 复示范社区8个,收治重度狂躁型精神病人455人次;安装大小腿假肢65例,免费为20名聋儿安装助听器,发放轮椅280台和其他用品用具1200余件; 残疾人100%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三残”儿童入学率达84%;对800名残疾人实施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扶持 贫困残疾人9960人次,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440户;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在第三、四届全市残运会上荣获5金、3银、2铜。
近年来,彭水县残联大力支持残疾人创办微型企业,目前,全县申请上报的微型企业55户,获得补贴的有27户。在带领全县残疾人“缩差共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身残志坚的创业致富典型,带动了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就业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