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旁建的养猪场终于要完工了。”4月21日,记者在丹棱县见到2010年全国劳模卿和时,他欣喜地说。
新建的养猪场将采用自动采食设备,猪粪将排到沼气池进行处理后用于蔬菜的施肥。“希望‘猪-沼-菜’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我想成立水果合作社联社,将丹棱乃至整个眉山的水果都统一起来,抱团取暖,让品牌打得更响。”交谈中卿和说。
今年42岁的卿和,于2001年8月在三峡库区移民潮中,从重庆开县随同70多户移民到四川丹棱县丹棱镇青龙村落户。初到丹棱,他便发现当地的水果种植业无论是品种还是技术都比老家先进很多。很快,他就找到当地的种植大户,虚心求教,及时掌握了果园修枝、施药等管理技术。
创办合作社 带领群众抱团致富
在与当地果农的交往中,他发现了商机。就在迁到丹棱的当年,他上西安,下南京,开始了他的水果营销生涯。
可能是初来乍到,不太熟悉市场情况,第一年,他把积蓄全部赔了进去。第二年,他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向外地客商介绍丹棱的不知火、椪柑、柚子等优质水果,终于在西安、徐州等地寻找到了合作伙伴。从2002年开始,他每年向省外销售水果都在1500吨以上,2008年达10000多吨。丹棱水果在外地打出了品牌,果农的收入增加了,卿和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他创办的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179人,兴建了一座占地8亩,能储藏2000吨果蔬气调保鲜库和日加工150吨的水果打蜡厂,年销售水果由1千多吨增加到1万多吨。
在卿和的身上,一方面具有农民特有的朴实、勤劳;另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的洗礼,他不再是那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有着精明商业头脑的新型农民,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热心助人 赢得众人称赞
早些年,看到和自己同批迁移来的70多户移民大多数仍沿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付出了很多汗水收入却不高,先富起来的卿和坐不住了,于是他骑上摩托车,到移民家挨家挨户地劝大家放弃传统的大田种植,改种果树。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现身说法打动了同乡们,丹棱的三峡库区移民都种上了果树。
除了组织大伙听县、乡邀请来的专家讲座外,卿和考虑到部分移民文化程度不高,还组织移民到效益好的果园参观,请有经验的当地果农现场手把手地教,他还自己花上千元钱购买有关果树栽培的书籍送给大伙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丹棱的其他三峡库区移民从最初的亩平均年收入1000多元增加到6000多元,有的甚至达到了2万元。
为移民们排忧解难,他先后丢失了三辆新摩托;为了帮村民处理纠纷,他错过了收购柚子的最好时节,损失了将近10万元;他用真心换来瀑电移民的理解,在没有报酬的前提下协助政府妥善解决了数起缠访事件;人畜饮水困难,协助相关部门跑省、市移民办,为丹棱三峡移民争取了 8万元的移民打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