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正在给牛喂青草
和打工族一样,刚刚一毕业就往东部跑,希望自己找到好工作,经济发展快速时期,基本都能就业。近年经济危机后形势变化,由于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过高,很多打工族无法长期立足,只得又返回家乡,就这样,周维和广大打工族一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这就是本文中的主人翁,他叫周维,火炉镇保峰村人。26岁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显得那么的斯文,跟同龄人一样,带着80后的诸多特点,但年轻的他确已有了自己的养殖事业。
放弃在外务工返乡创业
2006年周维从涪陵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带着自己所学的技术满怀梦想,前往杭州务工。但好景不长,近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好工作难找,加之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过高,为了留在杭州,他跑遍了各种招聘会,几经求职挫折,最终还是踏上回重庆的列车,不得不放弃心中的“南方梦”。
勇回家乡养牛“称王”
回到家中,面对社会的百般迷茫和无助,年轻的他总想干一番事业证明自己,但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一直没干成探索。2012年,经亲戚介绍养牛还不错,得知这一消息,他四处走访调查,实地查看养牛大户,寻思着自己是不是也能靠养牛来赚钱。虽然自己并不懂养殖技术,也没有多大的本钱,但这一切困难都没有阻挡住这个奋发的年青人,他开始从书籍、网络上学习大量的养牛技术,潜心研究养牛方法,并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东凑西借了一笔钱,在家人的的帮助下,一座占地1200平米的“峰鑫畜禽养殖场”在火炉镇保峰村长冲拔地而起。
有了场地,他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干起来。先是从贵州买了第一批牛仔,每天定时喂料,清除粪便,刷拭牛体,这些都已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哪怕是忙得满头大汗都不觉得累。为了提高养牛效益,他还尽量让牛吃好吃饱青绿草料,同时补饲其它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牛棚参观时,看到囤积了大量的草料,周维说这些是他用牛粪向周边农户换取的玉米秸秆,为冬天准备的草料。平时都是用酒糟喂养,自己也会种一些甜高粱、青贮玉米、青草,牛吃了长得快,而且成本更低,效益就高了。
他指着栏里的牛笑着说:“用酒糟喂牛还有个好处就是牛吃了就睡,不会乱动消费体力,一天一头牛能长1斤左右的肉,按照现在的牛肉市场价格,每头牛每天能赚13块钱,我这里现有近40头牛,每天就有500余元的纯收入,一个月就差不多有1.5万元收入。”
一路走来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不太懂行,遇到牛生病就一筹莫展,后来多亏了镇上畜牧站的技术人员主动上门帮我,才使养牛逐步走上正轨。而命运的天枰也终于向这个勤奋而又敢于向生活挑战的年青人倾斜。“今年5月份,当我拿到第一笔卖牛钱时,高兴得整晚都没睡着觉,周维脸上仍然带着当时的兴奋。”虽然当时钱不多,但对自己的付出总算是个回报,也让他坚定了靠养牛来致富的信心。
据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周维的牛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共计出栏牛达20余头,实现收入近2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王”;下一步他将扩建圈舍,增大养殖规模,并计划把自身通过实践摸索掌握的一套比较成熟的养牛方法传授给当地村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年轻人不再涌入南方的就业大潮,而是抓住中、西部崛起的机遇,转变思路,勇回家乡,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自身在可立足处创业、可发展处起步,可谓“放弃南方抢粮,勇回家乡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