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成鳝养殖育肥技术(5)

发布时间:2006-07-12  来源:
摘要:进入休眠期。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到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黄鳝,都涉及到安全越冬的问题。方法主要有两种:(1)干池越冬。在黄鳝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黄鳝潜入池底泥土中,上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

  进入休眠期。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到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黄鳝,都涉及到安全越冬的问题。方法主要有两种:(1)干池越冬。在黄鳝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黄鳝潜入池底泥土中,上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等,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黄鳝窒息死亡;(2)深水越冬。即在黄鳝进入越冬期前,将池水升高到1米左右,让其钻入水下泥土中冬眠。越冬期间,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长时间冰封导致鳝池缺氧而冻死黄鳝。当然,如能在池上搭设塑料薄膜大棚保温,效果极好。
  4.防逃管理。黄鳝体滑善逃,特别是在缺乏饵料、天气突变时,黄鳝焦躁不安,易引起大逃逸。若池底有洞或排水道孔上铁丝网烂掉,更易逃跑。因此,修建鳝池时一定要考虑防逃管理。
  5.防止浮头。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如出现一般性浮头,说明放养密、投饵多、黄鳝生长旺,已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放养量,是丰收在望的现象。但在天气闷热、阴雨天或傍晚下雷阵雨、水质严重恶化、水面出现气泡等情况下,早晚巡塘发现黄鳝受惊跳动,群集水面,散乱游动,说明水中严重缺氧,已发生浮头,这对黄鳝摄食和生长十分不利。对轻度浮头,只需立即注入新鲜水增氧即可解决问题,但千万不能在傍晚注水,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对暗浮头,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初,由于症状轻,不易察觉,如不及时注水预防,易发生泛塘死亡,一经发现要及时处理;对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只要减少投饵,将饵料残渣及时捞出,从速注入新水即可奏效。
  6.简易起捕技术。秋末冬初,黄鳝开始进入冬眠期,这时长时间暂养不易死亡,可利用此特性使之继续在池中贮养至春节前后起捕,市价比秋季高出很多,对提高效益极为有利。由于大多数养殖户采取全池翻挖办法起捕,不但劳动量大,而且起捕的黄鳝损伤率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简易诱捕起鳝法,既操作简便,又不伤鳝体。其操作方法是:(1)将较厚的新草(最好是当年收割的稻草)或草包以5%的生石灰液浸泡一昼夜消毒,然后以新鲜的清水冲洗干净,晾置两天备用;(2)将草垫一一铺入鳝池底泥表层,撒上厚约5厘米消毒稻草或麦秸草,再铺上第二层草垫,然后再在第二层草垫上撒上10厘米厚的干稻草;(3)当水温降至13℃以下时,逐步将池水放至6~10厘米深,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再彻底放干池水,此时由于稻草层的"逆温层效应"作用,其温度高于泥层,可有效地将黄鳝引入草下和二层草垫之间;(4)收取黄鳝时,不要一次性揭去稻草,收取多少即揭去多少。先将一塑料薄膜铺于旁边,揭去干草。揭草时,如稻草中藏鳝较多,可将湿草连同草垫一起移至塑料薄膜上进行清理,同时将泥面的黄鳝用小抄网捞起。此法可长时间保证黄鳝群居泥草之间和草垫之间而不会逃掉,如果需保持到严冬时节,还需根据冰冻情况进一步加盖草垫保湿保温。
  六 、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自然水域中,野生黄鳝具有很强的抗病力。人工养殖时,由于密度大,加上操作不当以及环境剧烈变化等原因,常使黄鳝受到病原微生物以及暑害等非生物性因素侵袭而发病。
  如发现黄鳝摄食量降低、活动力减弱、反应迟钝或在水体中上下打转、狂浮,或相互缠绕等现象,观察体表光泽变淡,粘液增多,或生有"白毛",或出现表皮溃烂,或皮下充血,或肛门红肿等异常现象,说明黄鳝已患病,需认真诊断治疗。黄鳝的常见病及防治措施如下。
  1、腐皮病。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而发病。此病流行于5~9月。黄鳝体表有蚕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充血红斑,以腹部两侧最为明显,俗称打印病、梅花斑。病鳝游动无力,常将头部伸出水面,严重时病灶处表皮溃烂,并向肌肉深处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可见骨骼及内脏,尾部经常烂掉,是目前成鳝养殖中危害最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平时可在鳝池中按每5平方米投放一只蟾蜍,其分泌的蟾酥对此病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发病后,可取几只剥去皮的蟾蜍用绳子系好,在池中来回拖动几次,2~3日后亦可见效。在流行季节,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7克或漂白粉0.7克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预防;对发病鳝池,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3日,也可按每5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0.5克掺入饵料中投喂,每日一次,连喂5~7天。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