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冬季暂养效益高 |
由于多数淡水鱼类养殖是春放冬捕,加上承包到期的或低产的渔塘要干塘清淤,将成鱼捕捞上市,热带鱼类过不了冬的也要捕捞上市。因此,往往冬季鱼类季节性的市场饱和,造成竞相压价,鱼贱伤农,经济效益差。而春夏季,淡水鱼上市较少,造成市场供应旺淡不均。【详细】 |
鱼种冬放好处多 |
冬季气温和水温低。鱼类活动能力弱。其鳞片紧密。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可减少鱼类的机械损伤,大大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详细】 |
鱼类越冬温室抗雪减灾技术 |
及时扫除积雪防止温室、大棚倒塌,确保人员、养殖鱼类和养殖设施安全,确保养殖品种安全越冬。 【详细】 |
鱼种网箱越冬关键措施 |
鱼种并箱前2天~3天,要停止投饵。在池塘中培育的鱼种,先拉网锻炼两次,并箱前要先分品种分组挑选,将体质瘦弱和有病带伤的鱼种挑出后,用5%的食盐水洗浴3分钟~4分钟,再分别入箱越冬。【详细】 |
水库冬放鱼种注意啥 |
每年冬季是向水库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等鱼种的黄金季节。但有不少养鱼户反映,在投放鱼种2天~7天的时间内,会在水库的水面上发现大批的死鱼和游动的病鱼,这些鱼的皮肤失去光泽,体表黏液增多。根据上述症状,可以推断鱼患上了典型的“水土不服症”。【详细】 |
淡水白鲳苗种的越冬管理 |
淡水白鲳是一种热带鱼类,其主要生长适温范围在 21-32℃间,最适温范围在28-30℃,水温在16℃时,白鲳才开始少量吃食,12℃时鱼体平衡失调,10℃时则引起死亡,越冬过程中水温过低,会导致鱼体抗病力减弱而引起发病,尤以越冬初期和春季出越冬期时为甚。【详细】 |
冬季养鱼要三防 |
越冬池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对鱼生长不利。水位下降后,鱼群密度相应增大,容易造成缺氧而使鱼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冬季鱼池应保持正常水位。【详细】 |
生态法调节越冬鱼池水温 |
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越冬鱼池温度,既可增强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肥体壮,又可减少冻害,提高池鱼越冬成活率。实践证明,采用此法调节水温的鱼池其水温可比未作调节鱼池的水温提高2℃左右,无风的晴天随气温升高水温可上升3℃以上,大部分鱼种越冬成活率可由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12厘米以上的一龄草鱼种越冬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