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鹧鸪是集肉用、蛋用、观赏及药用于一体的名贵野生珍禽类。美国鹧鸪实为石鸡,它是经美国驯化的印度野生石鸡的优良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最初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养殖,现在杭州、北京、上海、河北及河南等地先后建立了繁育场,开始大面积饲养。由于美国鹧鸪的原生地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它比较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害怕寒冷、潮湿及酷暑,最适宜的温度为10~30℃。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不但气候寒冷而且光照时间短,如何作好冬季鹧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北方地区鹧鸪养殖总体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现场考察和咨询,把有关技术问题简述如下。
1 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合理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美国鹧鸪要想在北方的冬季保持体温的恒定,就要以能量作为动力不断地对自身的产热和散热进行调节。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所以需要不断地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用以产热,因此在北方的冬季美国鹧鸪饲料中所需要的能量较其他时期高,所以要求全价配合饲料中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要高些。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脂肪含量可适当增加0.5%~1.0%,为保持能蛋比的平衡相应的所需要的蛋白质也要有所提高,并且蛋白质中所合有的必需氨基酸要齐全。同时还要确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应,特别是冬季长时间的缺乏太阳光照射,为防止佝偻病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需要额外增加饲料中维生素D及钙和磷的含量。
2 作好禽舍的保温及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
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美国鹧鸪的生长速度,就要减少能量的损失、为此需要做好舍内的保温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暖气、炉子、火道等取暖方式,还可以结合使用红外线灯等加热工具,可用防寒毡增加禽舍门、窗的保温性能。
在冬季由于禽舍的密闭,舍内鸪粪及浪费的饲料极易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其他有害气体,若不及时靖除掉,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动物中毒。一般要求舍内的氨气浓度应控制在20mL/立方米以内,具体的衡量方法是以饲养人员进舍后感到稍有氨味,但不刺鼻、刺眼为准。为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可采取以下办法。通风之前先提高舍内的温度1~2℃,这样通风后可降到正常舍温;如果条件允许可安装通风换气设备,这样就可以经常通风,而不必担心舍内温度的下降了;为防止氨气的增加需要及时清除粪便,一般来说,每2~3d清粪1次;为降低舍内的湿度,在饲养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水洒在地面上,同时还要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在舍内每5~7d喷洒1次10%的福尔马林以降低舍内的氨气浓度。
3 合理调整饲养管理制度
环境温度很低时为增加其营养的摄入量,以抵抗寒冷,可以采取自由采食的方法,使其尽可能多吃些饲料,从而用以维持体温的恒定。饮用水要达到室温时再饮用,不要饮用直接从外面拿进来的凉水。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美国鹧鸪的行为,如果它们成群堆积在一起,则说明舍内的温度过低,需要提高舍内的温度。如果出现非病菌性排水样粪便,则说明舍内温度过低,是受凉所致,在增加舍温的同时,还要换新鲜的垫料。同时要尽量避免频繁地捉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应激。
4 根据冬季发病的特点,控制好美国鹧鸪的常见疾病
北方冬季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舍内的空气不新鲜,过量的氨可损伤呼吸道黏膜,通风换气不当可引起感冒,使其抵抗力下降,在病原菌的作用下也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解决方法就是勤换垫料,勤清粪,提高舍内空气的新鲜度,作好卫生消毒工作。另一个常易发生的疾病就是以腹泻为主的消化道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食入结冰的饲料或过凉的冷水所致,除定期投给预防肠道疾病的药物外,要防止食入过冷饲料及饮水。为防止冬季常见疾病的发生,还应作好免疫接种及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
5 防止冬季发生换羽
野生的美国鹧鸪由于饲料不充足,在性成熟前要进行4次大换羽,而人工饲养情况下,如果饲养管理的好,可以减弱或防止冬季发生换羽现象。在换羽期间美国鹧鸪需要能量增加,这不仅表现在羽毛本身的生长需要能量,还表现在羽毛是它的比较重要的隔热屏障,换羽期羽毛的减少使其散热增加,这些因素都使美国鹧鸪对能量的需要,增加。为防止冬季换羽的发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全价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