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禽流感(3)

发布时间:2006-05-20  来源:
摘要:目前为止,曾经分离到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有:燕子、麻雀、乌鸦、鸥椋鸟、蓝翅水鸭、斑鸭、漈凫、针尾鸭、鹤、寒鸦、岩鹧鸪、苍鹭、矶鷸、木坚鸟、鹡鴒、八哥、鹦鹉、海滨鸟等。此外,也曾从海豹、鲸、水貂等动物体内

目前为止,曾经分离到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有:燕子、麻雀、乌鸦、鸥椋鸟、蓝翅水鸭、斑鸭、漈凫、针尾鸭、鹤、寒鸦、岩鹧鸪、苍鹭、矶鷸、木坚鸟、鹡鴒、八哥、鹦鹉、海滨鸟等。此外,也曾从海豹、鲸、水貂等动物体内分离到禽流感病毒。
  过去一般认为,人只能在实验条件下才能被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但现在发现,禽流感病毒能直接感染人,并可引起发病甚至死亡。在实验室人工试验中,猪、水貂、猴、猫等均可被禽流感病毒感染。
传染来源主要来自野生禽类(尤其是野生水禽)、受感染的家禽以及观赏鸟等。
  禽流感是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感染,被感染禽群的粪便及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中的尘埃以及笼具、蛋品、种苗、衣物、运输工具,均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其他的健康禽群。带病毒的候鸟和野生水禽在迁栖过程中,沿途可散播病毒。观赏鸟、参赛的鸽子以及其它参加展览的鸟类都可直接或间接将病毒散播到敏感禽群内。与带毒的人或猪的接触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季和气温骤冷骤热的季节更易暴发。
 潜伏期从几小时到3d~5d。
  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可从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到100%的死亡率。
  一些无致病力的毒株感染野禽、水禽及家禽后,被感染禽无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有在检测抗体时才发现已受感染,但它们可能不断地排毒。产蛋鸡在感染H9N2等低致病力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产蛋率下降,但下降程度不一,有时可以从90%的产蛋率在几天之内下降到10%以下,要经过1个多月才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但却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有些仅下降10%~30%,1周至半个月左右即回升到基本正常的水平。产蛋率受影响较严重的鸡群,蛋壳可能褪色、变薄。在产蛋受影响时,鸡群的采食、精神状况及死亡率可能与平时一样正常,但也可能见少数病鸡眼角分泌物增多、有小气泡,或在夜间安静时可听到一些轻度的呼吸啰音,个别病鸡有脸面肿胀,但鸡群死亡数仍在正常范围。在再严重一些的病例,则可见到少数病鸡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呼吸啰音,精神不振,下痢,鸡群采食量下降,死亡数增多,但如饲养管理条件良好并适当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感染,则不会造成重大的死亡损失。
  肉鸡、未开产的种鸡和蛋鸡感染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后,除没有产蛋下降的变化外,其余的症状与上述产蛋鸡相似。鸽、雉、珍珠鸡、鸵鸟、鹌鹑、鹧鸪等感染低致病力禽流感后,临床症状与鸡相似。
  由高致病力毒株,如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鸡后形成的高致病力禽流感,其临床症状多为急性经过。
  最急性的病例可在感染后10多个小时内死亡。急性型可见鸡舍内鸡群比往常沉静,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甚至几乎废食,饮水也明显减少,全群鸡均精神沉郁,呆立不动,从第2d~3d起,死亡明显增多,临床症状也逐渐明显。病鸡头部肿胀,冠和肉髯发黑,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潮红、水肿,羽毛蓬松无光泽,体温升高;下痢,粪便黄绿色并带多量的黏液或血液;呼吸困难,呼吸啰音,张口呼吸,歪头;产蛋率急剧下降或几乎完全停止,蛋壳变薄、褪色、无壳蛋、畸形蛋增多,受精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鸡脚鳞片下呈紫红色或紫黑色。在发病后的5d~7d内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少数病程较长或耐过未死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包括转圈、前冲、后退、颈部扭歪或后仰望天等。
  鹅和鸭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后,主要表现为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血水样,下痢,产蛋率下降,孵化率下降,神经症状,头颈扭曲,啄食不准,后期眼角膜混浊。死亡率不等,成年鹅、鸭一般死亡不多,幼龄鹅、鸭死亡率比较高。
  鸽、雉、珍珠鸡、鹌鹑、鹧鸪等家禽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与鸡相似。

低致病力禽流感常见的肉眼病理变化为喉气管充血、出血,在气管叉处有黄色干酪样物阻塞,气囊膜混浊,典型的纤维素性腹膜炎,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卵泡充血、出血、变形,肠黏膜充血或轻度出血,胰腺有斑状灰黄色坏死点。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