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4月份的时候各大新闻头条频频登出“如何应对猪周期低谷”“猪贱伤农”“猪市低迷,如何走出猪周期怪圈”等类似的题目,大大的伤害了养殖户的养殖信心。而近一个月来猪价又出现了复苏的现象,今各网站登出了“生猪价格一个月飙升近两成新一轮猪周期来临?”的头条,尝试预测下一阶段养猪行情走势。从这一系列围绕猪周期做出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猪周期”这一话题在养猪行业的敏感程度和重要影响。
其实,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养猪行业作为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也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猪周期。影响猪周期的因素说到底就是市场的供求关系。那么猪周期这一怪圈到底怪在哪里?让养殖户或是大喜过望或是苦不堪言。
猪周期的循环模式解读
按照此前的一般规律,生猪价格“过山车”般的起落,完整周期大约是三到四年,即“一年赚、一年平、一年赔”。这中间的转折要依靠市场的供求松紧来调节。第一年养猪赚钱,养殖户纷纷瞄准商机投入到这一行业,导致仔猪和能繁母猪数量会激增,在第二年市场上的生猪数量会较前一年大大增加,市场饱和价格平平。第三年由于前面两年的积累生猪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当猪粮比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以下时,养殖户出现亏损。在养殖户无法承受因为亏损带来的经济损失时会淘汰母猪降低养殖成本,甚至更多的小型散养户会选择退市。这样一来,在第三年因为能繁母猪数量的减少和养殖户的减少生猪数量会急剧下降,在下一年又会因为数量的减少,市场供不应求也出现住家的大幅上涨,也就从上一个猪周期的低谷进入到下一个猪周期的高峰。
近十年的猪周期历史
根据CEIC对全国36个城市的精瘦肉历史价格统计,上两次“猪周期”分别是: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猪价走出一轮和缓的涨落。此后经历了2007年-2008年的历史高峰,又于2009年6月回落。2009年后,猪价在2011年又达到高峰。随后,2012年猪价回落,养殖户基本处于保本状态。到了2013年5月,猪价达到谷底。
当下猪周期现状
猪周期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不可避免,但是从2007年之后,猪周期从原来的4年到5年一次缩短为3年一次,并且震荡幅度越来越大,让养殖户有些吃不消。特别是今年,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前期猪粮比降低到5.5:1的时候养殖户亏损严重平均每头猪亏损200元左右,国家政府为应对猪市的过于低迷提振信心连续两次出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收储冻猪肉。在宏观调控的刺激下近一个月生猪价飙升近两成,当然这也略受到了端午节的带动。然而从宏观环境分析,在接下来的6、7、8月份是肉食品消费的淡季,且行业内尚未出现大规模淘汰母猪的现象,所以今年猪价预计要在进入冬季之后才会真正意义上的逐步走高,进入到一个新的猪周期的盈利阶段,到明年会创造一个新高。
应对“猪周期”策略——生猪行业的产业式发展
任何行业找不到稳定的发展模式都是不能长久和健康发展的,要想保证生猪行业的不断地发展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就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产业体系,生猪出栏和终端消费有机结合绑定,减少养殖和经营风险,使其内部形成发展产业链保证其不会严重受到外部行情的影响。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养殖户的利益,也会兼顾消费者的正常生活消费,还能够稳定为当地的生猪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未来形成生猪行业的产业式发展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