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H7N9及猪肉供需关系影响,当前,重庆市禽肉产品消费大幅下滑,价格猛跌,而猪肉价格也略显低迷,对畜禽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昨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稳定生猪及禽业发展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即日起全市将预计投入1.5亿元,启动禽畜肉品收储及种猪、种禽保护工作。
市物价部门统计,近8周以来,猪肉价格在部分保持“个位数”的基础上持续下滑,较去年同期下降9.6%。
“肉价下降近一成,是‘供需失调、供过于求’的信号。”市农委副主任王健在昨日下午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该状况很可能导致“价格暴跌———规模萎缩———价格暴涨”的恶性循环。而这一状况,在重庆已有先例。
“目前我们了解到的,一些农户受目前环境影响,已经将种鸡种鸭当做商品鸡和商品鸭出售,价格低出太多。”王健表示,这样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上述的恶性循环。
重庆市荣昌县龙集镇清河村养殖户张希良回忆,两年前,国内因“蓝耳病”引发猪肉消费萎缩,价格迅速下滑,“小猪四五十元一只,母猪两三百也在卖。实在卖不掉,就直接丢在路边。”
“几个月后,猪肉一下子窜到了十四五元一斤。”张希良回忆,疫情过去了,生产源又跟不上,产量不足,导致猪肉价格飞速反弹。在张希良的村子里,小猪涨到了五六百一只,母猪涨到上千元,增长的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底,市内存栏种猪总量在140万头左右。今年三、四月间,主城区100多家屠宰企业已有1%左右的母猪被屠宰,部分区县三四月份母猪屠宰量达到20%。王健称,现阶段存栏种猪量仅120万头,存栏种猪量持续减少,很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消费需求。
昨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紧急通知,即日起启动生猪及禽业发展稳定工作。其中种猪种禽补助及畜禽产品收储措施,被认为“有望在之后的一个月左右,稳定生猪禽肉价格,达到供需平衡下的价值回归”。
据市商委和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上两项,市级、区县将共计投入1.5亿余元进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