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未来的12个月很可能是全球在遏制气候变化上的努力的成败关键。明年此时,各国代表将齐聚巴黎,达成旨在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新协议。在此之前,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彼此在技术和法律问题上的分歧,并对2020年以后他们愿意承诺的减排量作出规定。实际上,这一进程已经展开了。今年十月,欧盟宣布,到2030年其减排目标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40%;数周后,中美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声明称,美国计划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下降26%-28%,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碳排放峰值。
然而,就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逐渐成形时,一个漏洞正在凸显,不幸的是,这个漏洞还不小。畜牧业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比接近15%,超过全球所有汽车、卡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的总排放量,然而,国际及各国的减排策略中显然未将畜牧业考虑在内。
畜牧生产是两大强效温室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最大来源。甲烷产生于反刍动物如奶牛、绵羊和山羊的消化过程,一氧化二氮产生于用来种植饲料作物的肥料和化肥之中;而转化为牧场或用来种植饲料作物的森林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人类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意味着目前世界上有220亿只鸡,人均三只以上;若按重量计算,奶牛大概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物种了。与2005至2007年间的基准值相比,到2050年,全球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预计将分别上升76%和65%。近期的建模估算表明,人类饮食趋势与将温升控制在2℃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人们为什么选择对此听之任之呢?政府与决策者普遍认为,试图改变公众的饮食结构,轻则是过于复杂的挑战,重则是干涉公众选择其生活方式的自由。这就导致普罗大众对此问题的意识淡薄,甚至会抱有自以为是的态度。人们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肉类和奶制品消费真的会助长气候问题,那么政府和环保团体会采取更多相关措施;就如同在交通运输和家庭能效方面,总是不乏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宣传。